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各怀绝技的祖宗们,助我纵横天下楚天骄陆钰 > 第582章 大王饶命!

第582章 大王饶命!

    西北大捷的消息,传到东线。
    胶州城的攻城战,已经打了十几天了。
    东夷人攻城,不像西戎人那么直接暴烈,反而是阴谋诡计频出。
    他们最初用毒粉射进胶州城,造成了胶州城很大的伤亡。
    幸好去年楚天骄到胶州时,给李伯昌留下了能解东夷常规毒药的解药配方。
    李伯昌将配方交给军医后,发现正好可用,从而挽救了不少将士的性命。
    胶州城墙上的士兵,用浸过解药的面巾,遮蔽住口鼻作战,打得十分的艰辛。
    正士气低落时,西北大捷的消息传到了胶州。
    胶州将士精神为之一振。
    “楚家军击溃了西戎四十万大军!咱们胶州城外只有二十万东夷贼兵,没道理咱们会输给东夷人。”
    不少将士如此想着,就觉得城下的东夷贼寇,不是那么难以战胜了。
    李伯昌感觉到了压力。
    “若是一直坚守城门不出,这样打消耗战打下去,胶州城迟早要破,看来,必须反攻了。”
    李伯昌将自己的反攻计划,写成军报,送至了曲阳关。
    武宁伯看了后,却并不认同。
    大外孙女在西北取得大胜,武宁伯当然也希望尽快结束东线的战斗。
    但是他认为李伯昌的计划,不仅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有些冒进了。
    “我大外孙女能打败阿史那陀钵,一定不是硬碰硬。从玉门关大捷开始,西北一定是在不停地分化西戎的兵力,各个击破,才能以少胜多。
    东线情况不一样。
    上官凤如今就咬死了胶州城,不肯分兵作战,这是东夷人为了保存实力。
    攻城战打了那么久,东夷战损并不大,此时出城对阵,我方毫无优势!”
    收到武宁伯的回信后,李伯昌只得另想办法。
    李伯昌从军二十几年,官职一品大将军,从来都很自负自己军事才能不弱于楚家人。
    到了此时方知,纸上谈兵与实际作战,有天壤之别。
    “难道我李家人,真的就不如楚家人?”
    李伯昌内心深处,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
    其实,这并非李家人就比楚家人笨,而是两个家族的历史大相径庭。
    楚家人从开国时期起,就一直在作战。
    几代人,上百年的积累,都是实战经验。
    家中孩子,就算不读书,光听先辈们的战场经验,都能熏陶成将才。
    再加上楚天骄前世就多次领兵作战,早就积累了实战经验了,所以在指挥作战方面,才能一鸣惊人。
    而李家崛起,不过是在近二十年,靠着皇帝的扶持和自身的钻营发家的,并未经历过真正的大战。
    李伯昌腹中那些军事才华,说白了,都是纸上谈兵,和平年代镇守一方,勉强可用。
    遇到当下这样的真正大战,机变之能,可能还不如楚家小二。
    正在李伯昌想不出破局之策时,李家的大儿子李茂却受了重伤。
    李伯昌这时想到了自己那个被放出去跟随楚天骄作战的四儿子。
    “该是叫老四回来的时候了!”
    本打算跟着楚天骄南下的李匡,收到了他爹李伯昌的来信。
    李匡只得赶往陇城找楚天骄商量。
    阳关城内,大军正在休整。阳关城下和沙洲城下两战,让不少的将士身上都负了伤。
    虽然楚天骄心急南征,却不得不延缓大军南征的时间,让将士们稍作喘息。
    她自己则先赶回了陇城,一方面处理积压的政务,一方面凑措南征的军备。
    甘州百姓得知西戎人撤退后,同样也用各种形式在庆祝。
    陇城街道上,到处能看见欢欣鼓舞的甘州百姓。
    各种表达敬意的礼物,被送到了甘州州牧府门前。
    得知楚天骄不收礼,百姓们就趁夜偷偷的将礼物放在州牧府门前。
    每天清早州牧府大门开启时,衙役都会在门前发现大量的鸡蛋豆腐荷包之类的东西。
    这一日清早,甘州下了一夜大雪,陇城银装素裹,街上行人稀少。
    李匡一人一骑,连夜赶到了甘州州牧府门前,正好看见衙役们在搬运门口的那些礼物。
    看门的衙役已经认识李匡,无需通禀直接放了他入内。
    得知楚天骄还在后宅,李匡穿过甬道,直奔后宅。
    还未进院子,就听到了墙里面飘来的笑声。
    郑琳琅和楚芸儿在堆雪人。
    看见李匡进来,郑琳琅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去年几人去南宁找陆钰时,郑琳琅和李匡曾经同行,今年楚天骄向五州之地催缴禄田税赋时,又派了李匡和郑琳琅一起执行任务,两人因此变得熟稔了起来。
    “李小将军,您来了?快来看看我和芸儿堆的雪人,像不像大表姐?”
    不得不说,郑琳琅在毁掉手工艺传承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
    她堆的雪人,撇开那鼻子上的红萝卜和手中烧火棍不提,实在很难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