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荐制是在周朝后期发展起来的,在汉唐时期达到鼎盛,是历朝历代提用官员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没有之一。
什么科举什么考试,都只是进门,后面的才是关键。
从来没听说过哪一朝哪一代的状元榜眼探花直接就给你个三品做的,都只是入仕,了不得给个乡镇副手,大部分就是科员。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进入翰林院的庶吉士,这就相当于进了最高学府成为预备教授了,还有正好有岗位缺口的直接补上。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不过古代的层级要比现在少,最低也就是县了,起点要比现在高不少。
正常来说,一甲二甲的进士最多也就是个县丞,其他人能弄个主簿,教谕或者功曹那就是相当牛逼了。
大部分都是进各衙门当个执笔小吏。吏都不是官。
成绩好有人关照的点个主事那就是祖坟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