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框贴着张简单的标签,上面写着:
“永远的黑石城”
整幅画画的是一座东西宽,南北窄的长方形城市的俯瞰图。
虽然是俯瞰,但城市的细节却一点不少。
可以清楚地看到以精确而细致的线条勾勒出的“黑石城”内部错落有致的街道和小巷。
这些街道宛如迷宫般交错纵横,上面点缀有无数房屋和塔楼,以黑色的城墙为最外围的界限。
即使是作为“装饰”的建筑物,也都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巧的细节。
画面中央和西南是两座黑石城最显眼的地标建筑物。
一座是高耸入云,占地面积巨大的城主府,一座是顶端穹顶安有长方形水晶的神殿。
不光细节可圈可点,整幅作品的色彩运用也很巧妙。
油画使用了暖色调来表现阳光洒在城市上所呈现出来的温暖。
与此同时,又绘制出了深邃的蓝色天空作为对比。
勾勒出整个场景的宏伟和壮观。
伊格一看就着了迷。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不上是野性主义作品。
起码按照王国最著名的“格林阿罗”画社的作品来看,野性主义追求的是感官上的直接表现和情绪传达。
运用有力而粗犷的线条来画出扭曲简洁的形象。
但这幅“永远的黑石城”却并不是这么“野性”的东西。
相反,它更像是一道精妙的算术题目,以强烈的客观性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最关键的是,它让伊格想起了圣方广场,也就是原来的圣泽姆拉广场中心的那个神圣的血色长方形。
<divss="contentadv">那是由神明留下的伟大作品。
在伊格的命令下,那个神圣的长方形已经被高耸的围墙完全包围了起来,只留下了一个一人宽的入口。
「塔列克」的一队卫兵全天候地在入口处站岗。
很少有人能目睹这个不属凡物的神圣长方形的真容。
伊格自然是有这个权力的,而且他也确实经常性地进入“圣方墙”,观察那让人顶礼膜拜的杰作。
此时此刻,不知道为什么,在看这幅“永远的黑石城”的时候,伊格竟然感受到了一点神圣长方形的痕迹。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奥斯瓦尔,这是谁的作品?!”
伊格的语气虽然没有明显的波动,但候在一旁的奥斯瓦尔却莫名从中听出了一丝焦急。
“说来惭愧,这是我的弟弟早些时候向画社投递过来的作品。”
“我认为他的这幅画作完全达到了可以接收的水准,而且这一次的集会也没有新的作品出现,所以才想让祭司您来看一看。”
虽然奥斯瓦尔嘴上说着“惭愧”,但他却丝毫都没有流露出惭愧的神色。
反而是一副自信骄傲的表情。
伊格和奥斯瓦尔相处了几年,算是比较了解他了。
这位街头画家出身的画社办事处处长对于艺术,尤其是绘画,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
在和画社以及黑衣之礼有关的事务上更是谨慎。
这也是为什么伊格会将主管画社日常运营的重要处长职务交给他。
在“利萨瓦尼耶”的体系中,他位居伊格和负责画社各项审核的玛俐之下,是当之无愧的三号人物。
他不太像是那种会给自己的弟弟开后门进入画社的人。
而且哪怕要开后门,也没必要使用“画作投递”这种激进的方式。
完全可以通过多次参会稳稳当当地加入画社。
所以伊格关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哦?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你有个弟弟?”
奥斯瓦尔心说你也从来没问过啊,尴尬地笑了笑:
“伊格祭司,我们家当年卖掉了在普拉顿街的祖产,供我和弟弟一起去德文泽尔考试。”
“我失败了,但我弟弟最后在‘学院’成功留了下来,顺利地完成了五年的学业。”
“他最近一毕业,就回塔列克找我了。”
“哦?德文泽尔大学院毕业,为什么还会到塔列克来?”
伊格听见了奥斯瓦尔的回答,反倒是起了些疑心。
「塔列克」这三年的发展确实是很迅速,但名声哪怕是在北境都算不上响亮。
怎么可能传到「德文泽尔」呢?
那是王国西部的大城,被誉为“艺术之都”的地方。
城市的地理位置天独厚,西临莫烈海,气候温暖,风景如画,航运发达。
无论是现在活跃的“格林阿罗”画社,还是更早的古典派的“克拉希卡”画社,都是从「德文泽尔」走出去的。
不过,城市最出名的还要属“德文泽尔大学院”了。
那是汇聚了整个「斯普雷特王国」绘画人才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