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你管这叫礼仪之神? > 第122章 美食之城

第122章 美食之城

门请去协助工作。
    对于已经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农务官们而言,在这样的辅助性事务上做出贡献也是在履历添上一笔的好机会。
    除了被动地听从贸易部门职员的要求去提供各种建议,当然也可以主动地推荐新的食物、食材、香料等等。
    只不过王国的食材和香料的类型也不是无穷无尽,在这么多年的探索中,想要从这两个方面再弄出新东西相对困难一些。
    所以,近些年品鉴会的“新潮之处”基本都体现在了新的烹饪手法和调味手法上。
    前者是纯粹的美食鉴赏层面的东西,属于厨师们的个人成就和传承,与「贝尔斯塔德」的食品贸易发展关联性不大。
    自然,与农务官们的功绩和晋升也关系不大。
    后者就不一样了。
    成品食物贸易的利润大过食材贸易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但成品食物对于保存条件存在明确的先天要求。
    在寒冷的北境,这种要求或许还没那么高。
    商品从「贝尔斯塔德」运到北境中部大城「塔伦图」虽然要大半个月时间,但许多中盐重盐的食物都还能正常食用。
    有不少甚至在重新烧热后,风味都没有流失多少。
    可在「贝尔斯塔德」以南,气温明显更高的常绿平原,这样的事情无疑是天方夜谭。
    别说是运大半个月了,就是只运一周,绝大多数的成品食物也都已经开始腐坏。
    所以最后剩下的成品食物,只有腌制和熏制两种。
    <divss="contentadv">而它们在南方和北方都能流通售贩的特性,也注定它们会成为「贝尔斯塔德」繁荣的食品贸易的核心产品。
    许多有心想要添些功劳,谋求上进的农务官便会“无意间”流露出对于腌制和熏制食物的青睐,尤其对运用其中的各类新式调味手法极其重视。
    自然,投其所好的商人们就会为他们寻来相关的配方和食物。
    经过农务官推荐的新产品也不会直接就被贸易部门接纳,仍需要走一系列的流程。
    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品鉴会。
    如果真的要推广食物,其实本不必这么麻烦。
    随便路上找个饭馆,给老板试吃一下,觉得可以,菜单上添一道菜。
    只要味道过硬,客人认可,口碑打出去,新的菜品自然就流传开来了。
    但这些通常都是研发出新菜的厨师和饭馆老板们走的路子。
    对他们来说,赚钱是最关键的。
    哪怕菜品的“创意”被窃取,前期赚到的钱已然落袋为安,后期还能通过拼厨艺和先前的口碑维持住一批客源。
    这样就已经算是赢麻了。
    可农务官们推荐菜品的核心动机不在于赚钱,而在于个人进步。
    所以按照流程,每一步都留下印记,最后走贸易部门自上而下地推广菜品才是他们的“正道”。
    在这个过程中,铜级品鉴会作为最低等级的品鉴会,起到了一个初筛的作用——
    贸易部门不可能对所有的产品都给予相同程度的推广力度,更不可能将农务官推荐的菜品、食材等等直接加入到推广手札中。
    决定这一切的重要指标就是品鉴会的反馈。
    如果在铜级品鉴会中都得不到良好的反馈,即使农务官本人再怎么极力推荐自己发掘的菜品,最后被贸易部门采纳的可能性也不大。
    毕竟铜级品鉴会规格很低,甚至接受来自民间的菜品推荐。
    绝大多数铜级品鉴会的参与者连神明信徒都不是。
    要是“不小心”从出席的那位农务官的“失言”中听出了某道菜品是由另一位农务官推荐的,哪个敢不极尽赞美之能事?
    就算是人缘比较差的农务官,基于避嫌的原则不能单独出现在有自己推荐菜品的品鉴会上,另一位农务官又不肯帮忙“说漏嘴”,其实也问题不大。
    农务官们常年参加品鉴会,又是金黄母亲的神职者,各个的舌头都刁钻得很。
    他们会去主动推荐的东西,大多都是让平民们在品尝的时候恨不得吃掉舌头的。
    而通过了铜级品鉴会这道初筛,农务官们才算是正式开始经受考验。
    推荐的菜品会先出现在“银级”的品鉴会上。
    银级品鉴会的所有宾客都是某位神明的信徒,连神职者也会出现不少。
    基本不存在卖农务官面子的情况,流程也会更加严格。
    菜品如果能在银级品鉴会上得到不错的评价,农务官们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即使第一次没有收获良好反馈,但要是差评不多,那结果也称不上太坏。
    品鉴会从来都不禁止对自己曾经推荐过的菜品进行调整后再次尝试。
    有不少如今在「贝尔斯塔德」流行的菜肴都是二度甚至三度登上银级品鉴会后才大放异彩的。
    而每周举办的银级品鉴会都会选出一道最突出的菜肴,参加每月的“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