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七零:小炮灰带着空间雄起 > 第232章 七根糖葫芦

第232章 七根糖葫芦

    刚才被陈青怡挤过的老头老太太瞬间抱团。
    对陈青怡就开始了讨伐,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狂轰乱炸。
    这要是脸皮薄一点的人,已经被挤兑走了。
    陈青怡稚嫩的小肩膀很能扛事儿,爱咋说咋说,她自岿然不动。
    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售货员,“同志,请快点给我拿布吧。
    花布也要一匹。”
    所有人:“……!!”
    脸皮好厚的臭丫头,合着他们白浪费口水。
    终于体会了把无能狂怒。
    在售货员拿布的时候,陈青怡回头叹了一口气,“大家伙对不住了。
    实在是我们大队没有不要票的布。
    我好不容易进趟城,就遇到这泼天的好事儿。
    我们乡下人又不像你们城里人吃公家粮,月月发布票。
    我们一年也发不了几尺。
    别说衣服裤子上补丁摞补丁,就是背心裤衩子上都是窟窿。
    我们家还好点,就我一个闺女,我穿的还不算可以。
    哎,就我这身棉袄,也是我去看我亲爸。
    见我后妈带来的女儿穿的好,我厚着脸皮,撒泼打滚要来的。
    我那后妈都气晕了。
    大过年的,直接把我撵回来了。
    我回来,总得带点东西吧。
    我哥,亲妈,叔叔婶婶,姨姨舅舅们,穿的那叫一个破。
    特别是我大爷家,全家人穿一条裤子。
    换着穿,谁出门谁穿,其他人就盖着被子猫在家里。
    最怕的就是家里来人,总不能光着招呼客人吧。
    各位爷爷奶奶,大娘婶子们,我说的是真的,承让了……”
    刚从二楼下来的人:……
    一楼所有人:……
    后妈,永远能引起一大波人同情,加上陈青怡说的情真意切。
    谁家没几个乡下亲戚?
    都知道农村日子不好过,也就都住了嘴,眼巴巴看着陈青怡将布都扛走了。
    陈青怡找了个避人的地方,确定没人跟着,将布放进了空间里。
    一看表,十一点多点,又上附近的国营饭店吃了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
    吃完午饭,又溜达回百货,人少了不少,她又挨个柜台瞅了瞅。
    买了两瓶百雀羚,三个嘎啦油,两双女士羊毛靴子。
    三双男士羊毛靴子。
    装进袋子里,拎着溜达到楼上,正好十二点。
    一个带着狗皮帽子的大爷已经等在楼梯口了。
    她一露头,缝纫机那售货员立马笑容满面,给那大爷使了个眼色。
    大爷也不吱声,闷头就帮着搬东西,陈青怡也赶忙上手,一人搬一头。
    到了车站,大爷又好心的帮着搬到了站台。
    哎呦喂,这哪好意思还给九分钱了,陈青怡直接给了一毛钱。
    大爷喜得见牙不见眼。
    “下次再用车,就再找大爷啊,大爷给你便宜点。”
    “好,谢谢大爷。”
    妈耶,太热情了,陈青怡突然想到老百姓的一句顺口溜:
    一个劳动力,干一天不如一只老母鸡。
    一个鸡蛋五分钱,也就是说很多人的工分一天还不到五分。
    可见这个时候钱有多难挣。
    想到自己今天花出的钱,在农村最低能娶八个媳妇了。
    陈青怡捂住小胸口,一脸的心痛,“我为这个家付出良多。
    我变穷了。
    谁能来给我送点钱哦。”
    无论是特务,还是水性杨花,快点造作。
    实在不行,她也上废品站溜达溜达,碰碰运气?
    “哎,京市那样的废品站有点好东西还有可能,他们这儿的……”
    陈青怡摇了摇头。
    怕是除了破破烂烂的桌椅板凳,就是牙膏皮了。
    算了,她一个富婆,攒下好几万,还有那么多金条。
    花几百块心疼个球。
    立马放下捂着胸口的小手,从兜里掏了把瓜子开始嗑。
    同样心疼的捂胸口的还有陈老太。
    石兰花本来像大盘鸡屎一样坐在牛车上一动不动,跟着周围的老娘们唾沫横飞。
    “啥也没买,这东西也太贵了,就买了两斤冻梨。”
    蒋春荣一脸的得意,“我买的多,想着过年,总要喜气点。
    买了一挂小鞭儿。
    买了三斤冻梨,一斤冻柿子。
    我们家几个孩子还不太愿意吃冻柿子,嫌麻嘴。
    只有俺家老爷们自己爱吃。
    还买了一张年画,买了一斤的黄烟叶,看见有卖绿萝卜的。
    也买了两根,等我也上大队买一把香菜,早上做汤喝。
    之前家里留的,都吃完了。”
    石兰花听了撇嘴,显摆什么啊,当谁买不起似得。
    这时,春苗儿婶儿婆婆一拍大腿。
    “陈老大媳妇,你看那是不是你老婆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