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242章 李教授(张导)果然是个比较严

第242章 李教授(张导)果然是个比较严

一段和声,换两把二胡吧
    乐器千家不同,侧重更不同。
    在和声上,小提琴自然比二胡合适的多。
    但由于小提琴有指板,所以,滑音和揉弦是被限制了的,缺少了压揉滑揉。
    这就是李景霖比较头疼的点。
    想要表达华夏乐曲的质感,这揉与滑,是少不了的,想表达,那就必须通过别的地方找补。
    有差别,但没差距。
    “那拨弦乐器呢?”
    翻看着编曲软件中的音色选择。
    古筝,琵琶,阮,筑,李景霖陷入了沉思。
    琵琶的声音也是微薄,阮则是柔和了不少,筑很好,更能很好的展示汉王朝的质感,可是,若使用筑,则金石之声有点溢出。
    金石之感,用磬的点缀便足矣。
    想来想去。
    李景霖还是忍痛的放弃了筑,选择了古筝。
    毕竟,搞编曲配器的时候吧。
    确实特别容易有这么一个“毛病”。
    喜欢选择一些奇妙的,冷门的乐器来制造音色上的惊喜感。
    但若是和整首曲子不配套的话.
    那只能忍痛放弃。
    “哎。”
    一鼓作气的将整体架构思路捋顺。
    在设计旋律的时候。
    李景霖感觉身上的压力开始增多。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吧。
    越无知,越无畏。
    智障类的创作者,在创作这类题材的时候,脑子里是完全没有“敬畏”这两个字的。
    满脑子的我以为,我觉得,差不多。
    而这样的作品,做出去以后,明明是致敬,却多少带了点反向抹黑的感觉。
    越是实力强劲的。
    这心里的压力便越大。
    写大汉之声!
    李景霖是生怕自己的音乐表达不出这个传奇帝国的伟大。
    世人皆说强汉盛唐。
    强汉,那必然要着重表达这个“强”字!
    起码,你从音乐中,就需要让观众们感受到“强”。
    于是。
    在做完了旋律线后,又仔细的思考下。
    李景霖悄悄的将鼓组的音量拉大了许多。
    在鼓组中多加一拍,但整体线路拉长。
    不断的进行细微的调整。
    很快。
    便做完了这最终的版本。
    音乐的角度有很多。
    有的为抒情,有的为叙事。
    这一首音乐。
    便完全脱离了叙事。
    不讲故事!
    只是代表了一种现代人对于两千多年前“强汉”的印象。
    于是。
    李景霖郑重的在作品名上,打下了两个字。
    《汉风》!
    “嗯~”
    <divss="contentadv">搞定了一首曲子后。
    李景霖满意的抻了一个懒腰。
    和老黄告别后,自己便直接开始作曲。
    搞完这些后,天色已经十分黑了。
    当时没觉得如何,但此时放松下来,强烈的饥饿感开始蔓延。
    站起身,活动活动后。
    点了一个外卖。
    李景霖这才想起来,要加一下主创团队的群,以及制作人,导演。
    登录社交软件。
    李景霖便发现。
    一堆加好友的系统通告在不断的闪着。
    一时之间有点太投入。
    忘了这码事。
    首先便加上了《帝陵》的导演,张晋。
    两人在网上相互表明身份,互相问了个好后。
    张晋便试着在社交软件上,打字问道。
    【怎么样,李教授,您有什么想法不?需不需要我们配合,或者来我们主创团队这边看一眼?】
    此时的张晋。
    的确还挺激动的。
    拜托。
    李景霖哎!
    业内谁不知道。
    他给人配乐,作品有很大几率火起来。
    火不起来,那真的建议找找自己的原因。
    起码节目可以不火,但他的配乐肯定能火。
    有这样的印象。
    张晋自然十分乐意配合李景霖。
    滴滴滴~
    李景霖发来了消息。
    【《汉风》.mp3】
    “噗!”
    正在喝水的张导差点直接将水从鼻子里呛到屏幕上。
    “咳咳咳!”
    踏马的。
    这就有现成的了?
    这下午,张晋刚接到黄总的通知,知道李景霖答应了来做配乐。
    还挺激动的。
    可一直都没看到加好友成功。
    不过,张晋并没有多想。
    毕竟。
    以李景霖的身份来说。
    指不定有什么很重要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