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女帝疯了:他明明是昏君,怎么成了千古一帝?韩林叶清秋 > 第213章 我自己都没能做到,凭什么韩林能做到?

第213章 我自己都没能做到,凭什么韩林能做到?

    这个秋天。
    齐国迎来了丰收。
    甚至比前一年,还要夸张。
    数不清的水稻、麦子等等五谷杂粮,堆积如山。
    齐国百姓,望着自家的收成,脸上全是无法掩盖的笑意。
    百姓上缴的田赋,
    相比去年,
    直接提高了70%。
    不过这里有个重点问题,
    就是齐国的土地和人口,比去年也扩张了不少。
    若是只算齐国本土的天赋,上涨的幅度就少很多了,只有20%左右。
    这种恐怖的增幅,
    导致齐国去年刚刚扩建的粮库,根本就容纳不下。
    临淄城的粮库,更是直接爆仓。
    无数的粮食多到没有地方容纳的地步。
    只能堆积在露天的空地上,
    工部着急忙慌的加盖粮仓。
    无奈之下,
    韩林只能下令,将无法容纳的粮草,运往边疆各大军营。
    一次性把未来一年的粮食,全部运过去。
    剩余无法容纳的,就运往长林关。
    长林关作为齐国重镇,
    曾经的帝国屏障。
    虽然现在已经失去了防守价值,
    毕竟齐国的边境,已经向西扩充了近百里。
    但是关内,
    自然有着可以容纳大量粮草的仓库。
    毕竟在以前,
    这里经常要抵御外敌。
    关内自然拥有诸多的粮仓和军械库,用以储存军需物资。
    其实除了齐国丰收的原因外,
    还有一个因素,
    是导致齐国现在没地方容纳粮食的原因。
    那就是灭吴的计划。
    至今为止,
    齐国已经从吴国和周边各国,收购了价值超过八千多万两白银的粮草。
    几乎花光了五分之一的国库。
    尤其是现在正处于秋收阶段。
    每天都有数不尽的粮草,源源不断运往齐国。
    到后面,
    眼瞅着临淄城都没有落脚的地方了。
    工部只能加派人手,在齐国各地修建粮仓。
    如此壮观的盛景,
    哪里是这些古代土著见过的。
    无数齐国百姓,纷纷赞扬韩林的英明神武。
    放在以前,
    齐国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
    那个时候,
    连吃口饭都是奢望。
    现在很多老人,回忆起那时的困苦岁月,都会忍不住流泪。
    可是现在,
    齐国的粮草之多,已经到了需要全国范围内修建粮仓的地步。
    这种盛景,怎么不让齐国百姓激动万分。
    韩林在齐国百姓的心中,
    早已是堪比神明,远超高祖的存在。
    什么开国皇帝齐太祖?
    什么一方霸主齐桓帝?
    给我们天子舔鞋都不配。
    你开国皇帝打仗再厉害,齐国的疆域也没现在这么多。
    当年的齐国在繁华,能跟现在的临淄比么?
    看看现在堆积如山的粮食,
    百姓心中那叫一个稳如老狗。
    众所周知,
    古代,
    粮食就是硬通货。
    家中有余粮,心里才能不慌。
    在面对天灾或者干旱的时候,才有应对之法。
    齐国堆积如山的粮草,就像是给无数齐国子民一个保险。
    就算天灾来了,
    也不用担心。
    粮食有的是,饿不死人!
    在这样的局面下,
    齐国百姓怎么能不对韩林感恩戴德。
    面对如此局面,
    齐国百姓是开心了。
    齐国的官员也开心了。
    韩林的小日子,也过的十分滋润。
    唯有......
    叶清秋目眦欲裂。
    望着那堆积如山,粮库都放不下的粮草,恨不得上去一把火烧了的冲动。
    简直没有天理!
    叶清秋咬牙切齿、七窍生烟、怒目切齿、怒火中烧、火冒三丈、发指眦裂......
    心中升腾的怒火,甚至能将航天飞船运到太空。
    齐国如此丰收的场面,
    让叶清秋根本无法接受。
    因为,
    前世在她治理下的齐国,都没有过这样丰收的场面。
    结果现在,
    却出现在韩林的身上。
    这让叶清秋怎么接受?
    “凭什么?”
    “凭什么那个昏君治下,还能有这样丰收的场面?”
    “连我都没办法做到这样的程度,凭什么韩林那个昏君能做到?”
    “难道是说我不如他吗?”
    “前世明明没有这样的事情。”
    “前世的齐国,风雨飘摇,百姓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民穷财尽,韩林更是人心尽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