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女帝疯了:他明明是昏君,怎么成了千古一帝?韩林叶清秋 > 第389章 函谷关

第389章 函谷关

    秦国。
    咸阳宫。
    殿内的气氛有些压抑,
    坐在龙椅上的秦皇,一身黑色龙袍,目光阴沉的看着跪在前方的人。
    白起回来后,
    并没有进行任何的辩解,
    败了就是败了,
    跪在秦皇的面前,白起闭着双眼,似乎在等待秦皇的判决。
    在两边,
    秦国的文武百官,同样的大气不敢出。
    此次战败,影响太大了。
    不光是对于秦军将士的士气,更在于对于一统天下的事情,更多的人心倒向了齐国。
    这样的失败,在秦皇看来比折损了二十多万大军还要严重。
    秦皇就这么默默的看着白起,
    良久后,默默叹了口气:“折损了二十余万大军,更是让天下百姓倒向齐国,你说朕该如何惩处你?”
    白起沉声道:“此番战败,责任全在白起一人,如何惩处请皇上发落。”
    秦皇淡淡道:“武安君征战一生,大小数十战,杀敌百万有余,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更是彻底奠定了秦国霸主的地位。”
    “然......”
    话到这里,
    整个大殿内寂静无声,针落可闻。
    甚至都没有人敢大声喘气。
    他们知道,这一次的战败皇上非常的不满,至于说如何惩处白起......
    只能说有些人已经在心中幸灾乐祸,
    也有些人,已经在想一会该如何劝谏秦皇。
    一个‘然’字说出口后,
    秦国忽的朗声一笑:“然天下间哪有常胜将军,谁有敢保证自己征战一生,不会出现败绩?”
    “更何况武安君乃是我大秦柱石,朕又怎么会自断一臂,白白便宜了齐国。”
    说完,
    秦皇目光注视着白起,继续道:“如今齐国大军,兵伐函谷关,直逼秦国腹地,朕给你将功补过的机会。”
    “现在命武安君即刻返回前线,收拢败军、整顿将士,并且征召河东地区所有十六岁以上的男子入伍,务必要将齐军牢牢的阻拦在函谷关之外!”
    白起的眼眸深处,闪过了一抹诧异。
    没想到,秦皇会如此轻易的饶过自己的过错。
    但仔细想想,
    这也确实是目前最明智的选择。
    毕竟齐国大军压境,携带着大胜之势,这个时候若是在斩杀己方的军事神话,士气必定会陷入谷底。
    这无异于便宜了齐国。
    秦皇又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昏庸的决定。
    更不要说,
    白起已经是秦国公认的军事第一人,在如今国难之下,除了白起也确实没有任何人可以担当此大任。
    至于说王翦,虽然也有这个能力。
    但是根据目前前线传回的战报,面对韩信率领的齐军,王翦似乎也在节节败退。
    哪怕是另外一边,面对岳云飞的大军,也是在初次碰面交锋不利后,秦军被迫选择了防守。
    这样三线全部劣势的情况,宛如一团阴云漂浮在咸阳的上空,让每个秦国的大臣都感觉十分压抑。
    这种被人全线碾压的场景,已经有多长时间没能出现了。
    甚至于,
    已经久远到,
    让秦国忘了逆风局该怎么打。
    不过秦国坐拥函谷天险,
    巴蜀、关中地区,易守难攻,关卡重重。
    面对防守,秦国还是非常有信心,认为齐国绝不可能轻易的攻进来。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当卫青挥师,一路东进,来到函谷关面前后,
    望着眼前的天险望而兴叹。
    面对这种天险,除了内部出现问题外,基本就不可能从外攻破。
    这种情况,
    想要攻入秦国腹地的话,
    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走楚地,沿着长江北上,进攻秦国的巴蜀之地,但这里同样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另一条,
    是北上跨过黄河,然后在蒲津渡渡河后,进入河西之地然后南下渭水。
    这条路,
    其实就是历史中,曹操西征马超时的路线。
    当时马超堵在潼关,跟如今的函谷关完全是一个类型。
    而历史中的潼关,
    其实就是在黄河改道之后,削弱了函谷关的地形优势,随后建造的潼关就是函谷关的替代品。
    因此有些人会误认为潼关是函谷关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关隘。
    然而关卡虽然不同,
    但进攻的路线,却是一样的,
    这条路,
    也是当年赵武灵帝想要灭秦时的路线。
    卫青在抵达函谷关之后,停留了两天便率领轻骑北上,勘探地形。
    随后将一份进攻计划,报告给了韩林。
    对于将主力进攻的路线,放在河西之地,韩林没有丝毫的异议。
    专业的事交给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