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秦黑道帝师,开局教扶苏抡语 > 第六百四十三章 内阁

第六百四十三章 内阁

    咸阳城,望夷宫,内阁。
    刘博打着哈欠,睡眼惺忪的搬运着奏章。
    他看着早就已经坐在里面,开始分拣奏章,并进行初步审核的徐书阳与陈泽生,不由惊讶道:
    “好家伙,你俩来的真早啊?”
    徐书阳翻了个白眼,道:
    “是你太迟了!”
    陈泽生点点头,附和道:
    “对......对!”
    这三人,乃是大秦帝国皇家理工学院第一届优秀毕业生。
    当然,除了刘博。
    这哥们当初是个差生来着,但是因为主动请缨,前往百越。
    结果碰到了陈胜吴广起义,差点就被干掉。
    而后,就莫名其妙的加入到了徐书阳与陈泽生的队伍之中。
    三人在后来平定六国叛乱之中,竟是大放异彩。
    凭借着小小的县城,竟是阻挡住了陈胜吴广的大军。
    甚至还阵斩之!
    如此大功,自然是让这哥仨进入了秦风的视野。
    后来经过了几年的磨炼,一路从县、郡升入中枢。
    在六部打磨五年之后,经过内阁提名,群臣投票,最后由大秦监国太子殿下任命。
    不过在任命之后,也万里迢迢将这件事情呈送给了始皇帝陛下和首相大人。
    对于扶苏的任命,两人自然是不会插手。
    首先扶苏就是一个极为圣明的人,更何况内阁之中,还是萧何、陈平、张良这三个妖孽。
    而随着秦风远征,内阁便缺少了一个人。
    当然了,就算他在这里,也基本上不会干活。
    只能说这仨哥们纯粹大牛马,为了大秦帝国的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随着张良决定进攻孔雀王朝,大秦中枢只剩下了两个人。
    这就已经触动了大秦律,内阁不得少于三人的律文。
    而且就这两个人主持内阁,那跟累死他们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内阁扩充迫在眉睫。
    而招募一些老人,虽然更为稳妥一些。
    但是内阁并不想要用,究其原因,还是思想的问题。
    当初建立大秦皇家帝国理工学院,就是为了源源不断的为帝国出产高质量人才。
    如今既然已经成长,为何不用呢?
    而这也是为了确立规矩,日后想要入阁拜相,只能在大秦皇家帝国理工学院毕业。
    而后从做乡老开始,一路从县郡干上来才行。
    不然的话,如何能够有理政的经验呢?
    所以,即便像周勃这样,投靠过来的刘季同乡,跟萧何也比较熟,也知道他很有才能,但依旧只是让他担任御史台长官,并没有拜相的意思。
    不过他的次子周亚夫,以及晁错、贾谊、冯唐等新生代人才,都进入了大秦皇家帝国理工学院学习。
    这些可都是历史名人啊!
    在秦风知晓之后,莫名的有些激动。
    因为历史终于还是跟自己知道的有些重叠了。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清君侧,诛晁错!”
    “平定七国之乱,最后却饿死的周亚夫!”
    这些对于秦风来说,都是朗朗上口的人物。
    当初背语文课本的时候,可是没少下功夫。
    而如今,他们都将成为大秦的栋梁,为这个伟大的帝国添砖加瓦。
    想想就刺激啊!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对于徐书阳、陈泽生、刘博进入内阁,还是在意料之中的。
    虽然刘博有些活泼,但无伤大雅。
    三人在考评之中,皆为上等。
    对于政事的判断,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博将抱着的一大堆奏章,放在桌案上,而后捶着老腰,叹气道: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本来以为进了内阁,能够手握大权,想干啥干啥。
    结果呢?整天累的跟个大牛马似得!”
    徐书阳瞥了他一眼,轻哼一声道:
    “你可以退出啊,现在还没转正,一年的实习期。
    你现在退出啊,可是一点事儿都没有。
    理由我都帮你想好了,就是不适应!”
    陈泽生点点头,附和道:
    “对......对!”
    刘博翻了个白眼,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伸手打开一本奏章,一边看一边说道:
    “老子才不!这可是老子拼了命才换回来的啊!
    往后大秦的凌烟阁文臣上,可是有老子的名字!
    说不定啊,以后还能配享太庙哩!”
    徐书阳跟陈泽生没有理他,而是继续认真的翻看奏章。
    他们这边是第一道审核,将其中的奏章分成几大类,方便次相萧何、陈平批阅。
    至于其中的一些小事,比如调拨粮草赈灾,疏通河道等等,他们也就随手批了,只需要让次相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