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个无关紧要的话题。
闫禾看着护士站的方向,眨了眨眼,回想了下刚刚看到的照片。
“有。”
其实他拍的照片都挺好看的,能看出来技术不错。
至少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差。
“心灵鸡汤也越来越正了。”
“.......”
对面显然没想到她会提这一茬,安静了两秒,轻笑出声。
“总要有所进步的。”
低沉好听的嗓音好像就在耳边。
闫禾抿着唇,也跟着勾了勾嘴角。
两人安静了会儿。
实在是他那边过于热闹了些,什么样的声音都有。
像是在闹区。
“你先忙?”
“我不忙。”
“.......”
“闫闫猜猜我在哪里?”
“在商场。”
“再猜。”
“在吃饭。”
“再猜。”
这么吵,还能在哪里?
“在夜市吗?你告诉我吧,猜不到。”
“是在夜市。”
“......”
这答案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来得猝不及防,而且没有任何的成就感。
还没来得及开口,对面的声音再一次传来:“我在......”
“叭——”
好大一声,格外得刺耳,闫禾眉头瞬间紧皱,下意识躲了下。
什么也没听见了。
对面的车鸣还在继续,但是似乎被笼罩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
闷响。
却不再刺耳。
闫禾隐隐约约听到略微急促的脚步声,随后车鸣越来越小。
直至男人的声音能够把它彻底盖过去:“闫闫?”
“在的。”
“我这边太吵了,我们下次再说好吗?”
“好。”
“下次可不可以让我去看看你了?”大概是怕她会有心理负担,又接了一句,“或者等你出院了我们再见面,可以吗?”
“......可以来看我吗?”
闫禾起身,站在窗口的位置,微微凉风被围栏劈开,从中间吹了进来。
特别凉快。
就听他轻声询问:“那大后天过去好不好?”
“好。”
“闫闫站在窗口吗?”
“嗯。”
脚尖一转,正准备避开的时候。
“要注意别感冒了。”
又默默收了回来:“......好。”
挂了语音通话后。
闫禾又在窗口等了一会儿,然后才转身回去。
人有时候就是有逆反心理。
二十多岁的闫禾在妈妈的要求下会走开,等挂了电话再重新回去。
如今即便她在这里,如果不让她这么做,她大概率还是会做。
但是换个说法以后,她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却会主动走开。
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所得到的结果,区别真的挺大的。
闫妈妈说过两天再过来,真的就是隔了一天来的医院。
却没有要求见面。
闫禾那时候正一头扎进手工室里面,画板上的轮廓在改了又改后,已经全部都勾勒完了,接下来就是填色的事情。
经过了几个世界以后,她现在对于成年人口中,过两天的概念不是很强。
很可能就是两天的时间,也可能是未来的小一段时间。
反正她现在有事情可以做,也不能强制要求他们过来,所以再放一放也没有关系。
护工过来的时候,她刚把颜料挤出来,准备给花瓣上色。
乍一听到消息还有些意外。
随后又觉得正常。
应该是还没有从上一次的谈话中回过神来,或者说是怕她再说出什么藏在心里的事情。
在没做好心理准备之前,都暂且还是不要见面了。
“好。”
闫禾低头看了眼盘子上的颜料,心里有些庆幸还没有开始调色。
不然可惜了。
毕竟她不一定每次都能轻易调到心里满意毫无区别的颜色。
“我把东西洗一下,很快就过去,你忙你的。”
“没事,我等你。”
闫禾起身,把东西给收拾了,放到专门给她准备的柜子里。
这才跟着回了病房。
一个熟悉的保温袋就放在桌子上,旁边还放了一个琴盒。
“我妈妈走了吗?”
“对。”
怕她会多想,护工急忙解释:“说是公司有事情要忙,过两天再过来看你。”
“好,谢谢。”
闫禾把琴盒打开检查了一遍,小心把琴找了个位置放好。
这才回到桌边。
把保温桶从袋子里拎了出来,一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