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 > 第750章 水了1章

第750章 水了1章

    次日,申国公病死,陛下伤心欲绝的消息传了开来,陛下茶饭不思,上不来朝。
    不少大臣们谏言劝解,甚至有人提出让太子回来主持大局。
    由于太过悲伤,李世民想要去申国公府为高士廉哭灵。但是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谏言的奏折如雪片一般但是都被无视,甚至房玄龄亲自面见李世民当面谏言劝阻。
    但是李世民仍然坚持并且说:
    “高公与朕并非只有君臣关系,还有故旧、姻亲的关系,岂能听说他的噩耗而不去哭灵呢?你不必多说!”
    于是李世民带着人从兴安门出宫前往申国公府。
    这时候赵国公长孙无忌正好也在申国公府灵堂,他跟妹妹长孙皇后幼年丧父,
    是高士廉这个舅舅把他们母子三人接回家中,又尽心抚养他和妹妹。
    后来高士廉看少年时的李世民才华出众,仪表堂堂,便将妹妹嫁给了李世民,才成为现在的皇后娘娘。
    高士廉对他们孤儿寡母有养育之恩。
    所以高士廉死,长孙无忌无疑是非常伤心的。
    只不过他听说李世民要来为舅舅哭灵,也是非常反对,立即出门拦住李世民,并且劝谏道:
    “陛下身体刚刚康复不久,不易大喜大悲,不能哭丧,为了大唐江山社稷请陛下自珍自重。
    而且舅父临终遗愿,不希望自己的死而让陛下屈驾前来,还请陛下回宫。”
    李世民不听非要进去,最终长孙无忌跪在大门中间,泪流满面执意劝阻,
    李世民无奈只能返回皇宫。
    但是宫里确实传出陛下伤心欲绝在宫内望着高府的方向痛哭流涕。
    消息传出以后,百姓都对皇帝重情重义所感动,李世民的声望再度提高了一个台阶。
    而李慎的大唐日报也把整件事情撰写了下来,发往全国各个州县,来了一波推流。
    贞观二十一年丙申(初九),李世民下诏令封来京的各大部落为各府,以本部首领为都督和刺史,
    有赏赐了很多的金银绢帛以及锦袍等等,把敕勒各族高兴地欢呼雀跃,拜谢至尊天可汗。
    没过多久李世民又下诏令,明天开春将要前往泰山封禅,所有事宜按照之前商议的流程来即可。
    李慎的产业园在过完元正之后也宣布开园,各个客商也都开始陆续的出现。
    市场上一直没有结果的绢布和麻布事件,应来了最后的结局。
    纪王府的布行公开贴出告示,生绢八十文,麻布五十文,也打破了所有王公贵胄的发财梦。
    “启禀王爷,韦家四位舅爷求见。”李慎清晨刚起来不久,管家就过来禀报。
    “嗯,请他们进来,让人奉茶,本王一会就到。”李慎吩咐道。
    换了一身衣服,李慎来到前厅。
    “见过纪王殿下。”
    “嗯,见过各位舅父。”
    双方见礼落座李慎端起婢女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
    “不知今日舅父来此有何事?”
    “唉,回王爷,实不相瞒,族里让我等来向王爷求情,看不能收购韦家手里的生绢和麻布的。
    王爷当初告诉我等事情的真相之后,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也没有跟族里说。
    所以韦家也参与了进来。”韦思言有些不好意思。
    李慎最开始的时候告诉他们不要参与此事,又分配给他们任务,他们怕走漏风声所以没有跟本家说。
    结果韦家也参与了进来,如今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是纪王为了报复世家而谋划的,
    他们只是被殃及了池鱼。
    所以他们想让韦思言来求求情,把他们手里的货收购了。
    “他们有多少货?”李慎平静的问道。
    “也没有多少,总共三十多万贯的货物。”韦思言回复道。
    “嗯,那不是很多,十五万贯,给我纪王府送来吧,也算是给他们买个教训。”
    他老妈毕竟是韦家的代表人物,虽然不是一支,但也是同宗,李慎不希望他们去打扰自己的老妈。
    十几万贯不算什么。
    “唉~~”韦思言本来还想要请求李慎多给一点,被弟弟韦思仁拽了一下后叹了一口气。
    “那就多谢王爷了。”
    “不必谢我,这是生意,舅父,告诉韦家他们已经不是以前的韦家了。
    让他们不要总想着投机取巧,这世上就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若是有也轮不到你们韦家,所以以后做事要三思后行,再思再行。”
    韦家当初只是京城这一片的大家族,距离那些世家望族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年也在走下坡路。
    “是,王爷教训的是,我会回去跟族里说的。”韦思言点头。
    “那就好,舅父,你们是我母妃最亲近的人,本王只在乎你们过得好不好,
    韦家其他分支跟本王没有任何关系,本王也不可能一直去帮助他们。
    所以让他们好自为之,韦家的货什么时候送来都可以,我会交代王洪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