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对手现出真容。”
魏良才微微一震,心中暗叹太子的深谋远虑。
如今,太子的每一步棋,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布局,而是引导着整个朝廷与士林的风向。
“传令下去,准备明日‘文士朝议’之事。既然沈昊等人敢自称‘太子门下’,那就让他们在朝堂之上见识一番。”
魏良才立即躬身:“是,殿下。”
第二日,京城内外都为之震动。
太子府突然宣布将举行一场“文士朝议”,邀请各大书院的名士及文官参与。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士林,几乎所有书院的学子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前往太子府。
沈昊、陆谨、刘寅三位才子,也早早收到了太子的邀请,心中各有心思。
沈昊作为当日的主笔之一,他虽然表面上表示忠诚,却难掩内心的动摇。
而陆谨与刘寅,早已各怀心机,悄然观察着太子的一举一动。
当日,文士朝议如期举行。
太子朱标身穿一袭青色龙袍,端坐于太子府的正堂之上,周围是三百文士,座无虚席。
台下的士子们神情肃穆,尽皆是以尊重太子为荣,然而心底却充满了各自的算计与忌惮。
“各位贤士,今日召集你们入府,是要商讨国事。你们皆是大明朝之栋梁,心中定有能为国为民的良策。”
朱标开口,语气平和而威严,“太子之位,虽由父皇所授,但若无贤士辅佐,便无法为国家立下大业。”
台下顿时安静了,所有人都在细细聆听,朱标的一句话似乎在一瞬间敲响了某种警钟。
沈昊微微一沉,起身道:“太子之言甚是。然世间事,非一人之力能成,岂能忘了群臣辅佐?”
朱标眯了眯眼,轻轻一笑:“沈兄所言极是,群臣之力不可或缺,但群臣之忠诚,亦须得到考验。”
“忠诚?”沈昊眉头微挑,“太子这是在暗示什么?”
朱标顿时收敛了笑意,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所有文士:“忠诚者,必有真心。若心存异志,便是祸国殃民之患。”
陆谨与刘寅亦未曾开口,他们各自暗中打量着朱标,心中有了些许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