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手,叫人泡了茶。
这些商贩,非常精明,不杂卖,卖就卖的精,卖的专。
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秦月闭关,怕被打扰。
老夫人多精明,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
“那个男人,也许明面上看得不起眼,粗人一个,内里可能隐瞒着什么,只要不害人,随他们去吧,咱们过好咱们就是。”
“是!”
“就是有些想她啦,上次她出关,我都没见着。”
连锁反应,只要在这里摆摊的,生意都非常的好。
“这个天,不老老实实的在家,出来嘚瑟,还真是本性难移。”
“她不是说,初五出来义诊吗?”
“初五,您一大早就来,肯定能堵住她。”
小商贩们,贩来了新鲜的白莲藕,一排排的冻豆腐,摆在桌案上售卖。
巴掌大的小篮儿,一篮就要一百两,抢钱。
老夫人想了一下:“记得,就是卖了宅子,逃到青州,生怕于蛋找着的那个女人吧?”
“去吧,那个男人有问题,小心一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老夫人隔着窗户,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气。
腊月二十五,又到了互相送年礼的日子。
“哈哈,那我就听你的,初五再过来。”
日子一晃进入了腊月,华园满山的梅花,和村里盛开的梅花,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游客心里骂着,嘴上笑着,手却不由自主的往自己腰间的荷包里掏。
买卖就是一个你情我愿,贵你别买就是了。
每年都下雪,老夫人早就习惯了,之所以找借口出去,是想去秦家坐坐。
“快,快,给我披风披好,下雪了,我要出去走走。”
皑皑白雪,配上粉的,紫的梅花,格外耀眼。
两天,就没了,接着,又出了鲜嫩润红的草莓,一股奶味香,闻着就不错。
胡婶坐了一会儿,就走了,她一走,宁夏冒了出来。
乔氏在后面紧紧的跟着,一句话也不敢说。
就连赵知府派人送的东西,都被原封的退了回去。
书院是腊月十五放的假,正月十六开课,两位老先生,因为是单身就吃住在书院。
两人经常出来走动,和村里人都熟悉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