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元末之逐鹿天下 > 第270章 大肆封侯群臣喜,征夷将军惊众臣

第270章 大肆封侯群臣喜,征夷将军惊众臣

    程德回到勤政殿后,继续埋头处理政务。
    至正十六年十一月二日,圣武三年十一月二日。
    江浙行省被李三七率领二十万大军攻克,方国珍战死。
    圣武三年十一月七日,李三七领军班师回朝。
    至正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圣武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大周全境,被邓友德领军二十万攻克。
    圣武三年十一月二九日,邓友德领军班师回朝。
    圣武三年十二月六日,大明举行盛大朝会。
    是日。
    宣政殿。
    程德高坐上首,环视群臣。
    “今日,大明终于南方一统,如今,整个天下,就只剩下北方了。”
    程德话音刚落,群臣纷纷开口道:“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程德面露大喜。
    “南方今日能得一统,李三七、邓友德等人居功至高,朕一向有功则赏。来人,宣朕旨意。”
    恭候在程德旁边的一个太监程忠,趋步走了几步。
    程忠,原名王狐,被程儒挑中跟在程德身旁,被程德赐名为程忠。
    然后,他快速摊开一个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上承天意,下顺万民,乃建大明。”
    “兹有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卫侯邓友德,平定大周,以增大明国土,加三千五百户食禄,享五千户食禄。”
    “兹有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国侯李定国,平定方国珍,收江浙行省,增大明国土资功,于国功劳甚大,加三千五百户食禄,享五千五百户食禄。”
    “兹有右军都督府左都督、英侯冯国用,运筹帷幄,知兵善用,于国有功,加两千户食禄,享五千户食禄。”
    “兹有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耿再成,先后灭陈汉、江浙行省,攻城略地,功劳甚大,特进耿再成之爵为耿侯,享两千户食禄。”
    “兹有大明第一先锋常遇春,先后征战数百,攻城略地无数,立功甚大,特进常遇春之爵为鄂侯,享两千户食禄。”
    “兹有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李孝慈,先后伐元灭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进李孝慈之爵为李侯,享一千五百户食禄。”
    “兹有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刘重五,先后伐周灭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进刘重五之爵为安侯,享一千五百户食禄。”
    “兹有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杨威,守卫濠州,灭周一战,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进杨威之爵为杨侯,享一千户食禄。”
    “兹有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魏晓,先后守卫泗州、南京后方,保后勤无碍,灭周一战,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进魏晓之爵为齐侯,享一千户食禄。”
    “兹有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程莹,先后讨元灭大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进程莹之爵为高侯,享一千食禄。”
    “兹有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达,先后讨元灭陈汉灭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进徐达之爵为魏侯,享一千食禄。”
    “兹有水军前军都督汤和,先后讨元灭陈汉灭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进汤之爵为中山侯,享一千户食禄。”
    “兹有五品忠武将军周德兴,先后讨元灭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进周德兴之爵为江夏侯,享一千食禄。”
    圣旨念完,满朝群臣欢喜,纷纷跪地磕头谢恩。
    无论文臣,或是武将,皆有人爵封为侯爵。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大臣情绪激动,不能自已。
    这可是封侯啊!
    自古以来,谁能不激动。
    各部尚书、军机处大臣等,皆有所封。
    程德环视了一圈众臣,便开口道:“朕昔日言,侯爵可分世袭与非世袭,朕希望尔等再接再厉。朕希望的是,尔等之人中有人能够得到世袭侯爵,甚至有人能够封为国公。”
    话音落下,所有人纷纷激动不已。
    还不待他们激动,程德继续说道:“达六千户侯爵者,则为世袭侯爵。望尔等能够再建新功。”
    邓友德、冯国用、李三七三人纷纷目光一亮。
    他们可是文武大臣中离六千户侯爵最近的人,如果他们成了大明第一批能够世袭侯爵的人,想必史书上也会留下重重的一笔。
    “此外,朕还有一事与尔等商议。那就是有关张士诚该如何处理?”
    程德刚将问题抛出,已经被封为宣侯且可享食禄为两千户的李善长,便迫不及待地走出来,回道:“回陛下,微臣以为可派一大臣前往说服张士诚降了我大明,若是张士诚愿意归顺,那大周国土境内民心必然归附大明。倘若他不降,那就杀,以绝后患!而大周国土可徐徐治之。”
    程德瞥了一眼李善长,沉思须臾,方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宣侯去做吧。”
    李善长心中大喜,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连忙躬身行礼道:“微臣遵旨。”
    吕不用等人自然是纷纷目露羡慕。
    他们知道,若是李善长办好此事,他就会立下一功,一旦等陛下一统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