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 第67章 65.论挟天子(求月票月票月票)

第67章 65.论挟天子(求月票月票月票)

    第67章65.论挟天子(求月票月票月票)
    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这个问题其实过于宽泛与空洞。
    自西汉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读书人有好的名声了方能入仕,所以,多数读书人以君子的要求自居。
    可到底怎么样算是一个君子,各有各的想法。
    所以,黄月英不打算回答杨仪,笑着,“那小郎君以为,君子该当如何?”
    杨仪想也不想的便答,“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黄月英点头,“那小郎君以为,诗所言的君子,到如今还适用吗?”
    “自是适用。”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小郎君以为然否?”
    在先秦时,君子多指贵族之中的男子,注重于阶层的划分。
    杨仪略一思索,点头,又摇摇头,“诗里头,的确也是这么说的,但孔圣亦有论述。”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私以为,若能如此,方可成为君子。”
    厅内众人,好家伙,今天这些小郎君是一个比一个卷吧?前有小先生才思聪敏,现又有个小郎君能瞬息做到这地步……
    而黄月英,则是笑着点头,“那小郎君何须再问?”
    杨仪:……
    杨虑则是笑着摇头,有的时候,自己这弟弟……还是需要多学学的。
    发问的分明是他,结果回答的还是他,轻而易举的,被阿楚带走了主动权。
    再说了,这般问题……还真难不倒阿楚啊。
    ……
    “未曾想,荆州子弟,文风如此之盛,不过十一二岁的孩童,才思至此。”席上,有一中年男子抚摸着胡须,感叹。
    “正是,广明可心动了?”旁边,另一男子笑着问。
    “此番南迁,原以为文道不盛,倒是在这里,发现了这几个好苗子,难得心动。”
    “不知更看中的是主位上的还是门旁的?”
    “不能都收入门下?”
    “吾宋仲子是摆设不成?”宋衷瞪了一眼,“綦毋闿,莫要过了。”
    “咳咳,那自然是黄小郎君更为合心意。”见老友似要发火,綦毋闿赶紧开口。
    “既如此,那位杨家小郎君便由我去问。”
    “你宋仲子如此好心?”
    “呵……这不是看你远道而来吗?”
    “那便多谢宋兄了。”綦毋闿开心道。
    宋衷则是眯了眯眼睛,都想拿下那块美玉,可惜啊…人家早有师门。
    ……
    “小先生与这位小郎君《论语》治得这般好,在下佩服。”有人笑着拱手,“却不知小先生还治何经?”
    治,即学,研究之意。
    “七经八义,皆有涉略。”黄月英想了想,随后点头答道。
    “也是,小先生师从承彦公,不似在下求学艰难,至今只治得《春秋》。”那人心里羡慕的很,感叹,“在下程松,字仲柏。”
    “程兄,请。”黄月英认真起来,这种说自己专研某一本书的,一般是这人的老师比较喜欢这书,有时,问问题的角度就很刁钻。
    今日在场这些人,估计有大多数人是想看看有无机会能踩着她上位。
    可惜…她刚才的表现,可能让很多人放弃了这个想法。
    有的人在十一二岁时,可能连《论语》都还未研究好。
    这也是前几个人问问题时,黄月英都以《论语》作答的原因。
    终于,要有人拿别的书来问了啊!
    她也略有些兴奋起来。
    《春秋》字少,却是微言大义,记载的是鲁国的历史。
    在这时代,能真正治《春秋》的人不算多。
    而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则是其他人对《春秋》的解读。
    从鲁国的时间推算其他各国发生此事的原因。
    直至后世,《春秋》与《春秋左氏传》合并,《春秋》部分为经,新增部分为《传》。
    “夏,齐栾施来奔。”程松略一思索便道,“不知小先生何以教我?”
    黄月英也只是想了几秒钟,道,
    “齐惠栾、高氏皆耆酒,信内多怨,强于陈、鲍氏而恶之。夏,有告陈桓子曰:‘子旗、子良将攻陈、鲍。’亦告鲍氏。
    桓子授甲而如鲍氏,遭子良醉而骋,遂见文子,则亦授甲矣。
    使视二子,则皆将饮酒。桓子曰:‘彼虽不信,闻我授甲,则必逐我。及其饮酒也,先伐诸?’
    陈、鲍方睦,遂伐栾、高氏。”
    程松一边听,一边点头。
    黄月英继续道,
    “子良曰:‘先得公,陈、鲍焉往?’
    遂伐虎门。
    晏平仲端委立于虎门之外,四族召之,无所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