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 第137章 135.诸葛亮:亮愿观而拭目(求月票

第137章 135.诸葛亮:亮愿观而拭目(求月票

    第137章135.诸葛亮:亮愿观而拭目(求月票订阅)
    若是有朝一日会成为敌人?
    诸葛亮听了,失笑,“阿楚以为,会?”
    黄月英也笑,摇头,“当是不会。”
    “哦,为何不会?”诸葛亮听着这笃定的语气,好奇起来。
    黄月英很想说,你想选的那位……其实也是她想考察的合作者啊。
    既然能合作,怎么可能为敌呢?
    这个天下,是需要明主,只是她前面列的那些,看着是明主……但其实都不算是。
    唯有如今还在东躲西藏至今无落脚之地的那位,对庶民才有着一丝尊重。
    这一丝尊重,看起来无关紧要……实则,唯有那位才是真正知道民惟邦本。
    甚至,那位在死前告诫子孙的,不是要夺天下,不是要复兴汉室,而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样的人,她其实是没有遇到过的。
    史书上众说纷纭,又有某些专家另外的角度解读,让她难以轻易的去分辨真假。
    “兄长与阿楚要做的事情,其实是一般无二的。”黄月英笑道,再一想,或许……再有不久,她就能见到那位了。
    诸葛亮随即笑笑,“道虽同,路却不同,阿楚何以觉得你我不会成为对手呢?”
    “因为,道同,路……也会同。”黄月英笑答。
    道同,即目标相同。
    路同,则是因为,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黄月英,都是想拉刘备入伙的,只是入伙形势不同。
    “既如此,亮愿观而拭目。”
    “便请兄长,拭目以待。”黄月英笑着。
    诸葛亮随即哈哈大笑。
    是的,他总觉得,他与黄月英很难成为对手,虽然,他并不知晓这种感觉来自何处。
    ……
    两日后。
    夏收祭礼。
    庞山民代表楚安君主持整个流程,且……连祭文都是庞山民念的,原因无他,只因楚安君觉得这天气实在有些晒。
    当然,黄月英其实只是想要把手中这些人一个个推到台前而已。
    甘宁也好、黄寅也好,亦或是庞山民也好,总该都要有自己的事业与定位。
    其中,黄寅不想出仕,便于楚安县安心研究作物增产之事。
    黄月英虽知晓方法与结果,但也知道,作物成长与实验,那是要数十年的时间,更需要有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完这些事。
    而甘宁如今已为豫章郡郡丞。
    郡丞,为郡太守之副,佐太守掌治其郡,一些边郡丞亦为长史,掌兵马。
    而在豫章,刘琦虽为郡守,但掌握实权的……其实是甘宁。
    唯有庞山民,帮助楚安君管理着封地内的一切事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楚安君,虽尚未有正式的官身,却已然是主政一方了。
    因为……真正的管理者是天天跑出去玩。
    念完祭文,庞山民对着上天又恭恭敬敬的行了礼,而后才大喊,“今岁夏收,自此日始!”
    “夏收,始!”
    “夏收!始!”
    声音一道接着一道,早就准备好的百姓,也纷纷弯腰收割麦秆。
    黄月英与诸葛亮,自然也混入其中,皆着布衣。
    “女君不是说怕天气太晒?”诸葛亮取笑。
    “女君怕,本祭酒可不怕呀。”黄月英正了正脑袋上的帽子,防晒啊,还是物理防晒最为保险。
    诸葛亮见此,哈哈大笑。
    至于诸葛均,早都被黄月英丢去和黄琮那边一堆了。
    并且,叮嘱了黄琮与黄峻,这是她新收的弟子,尚不知晓她的身份。后二者才勉为其难的带着诸葛均一起玩儿。
    黄月英见着诸葛亮大笑,她也笑。
    弯腰,左手抓住一把麦秆中部,右手镰刀便已跟上,刀锋锋利,迅速的将那一把麦秆割断,放在身后。
    诸葛亮见此,不甘示弱,他难道还能被一个小女孩儿给比了下去?
    整个楚安,夏收开始!
    收完一亩,依然是脱粒,而后称重。
    “四石!”有人惊喜的大喊。
    在老百姓看来,宿麦经过一个冬天的磋磨,产量有四石,已经很高了。
    当然,这个产量在这时代,的确是丰产了。期间,也得益于田地肥料的增加,百姓们管理技术的改进。
    “竟是四石?”
    “真是四石?”
    “若如此,禾稻哪怕收的晚一些,今岁当真能种两季庄稼!”
    “如此,来年便能存下粮食了!”
    “能存下粮食了啊!”
    百姓们听得产量,喜不自胜,多数人开心的大喊。
    “多谢楚安君!多谢叔虎先生!”
    “多谢女君!多谢叔虎先生!”
    “多谢女君!多谢先生!”
    声音起此彼伏,多数人喊着喊着,竟带上了哭声。
    黄月英内心复杂,没有停下手中割麦的动作,有的时候……她觉得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