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 第240章 238.插秧始,面食兴(求订阅月票)

第240章 238.插秧始,面食兴(求订阅月票)

    第240章238.插秧始,面食兴(求订阅月票)
    黄月英的开解,让蒯越心里轻松了不少。
    原本,他出仕刘表,本来也就是暂时的事情,可蒯良的逝去,让他不得不为蒯家的未来着想,这才真正喊了刘表一声主公。
    但是这个主公的性格缺陷太明显了!他真的是心好累。
    到现在,竟还没一个十五岁的娃子看得清楚……登时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而后对着黄月英一礼,“多谢阿楚开导。”
    黄月英赶紧让开,说实话……她太懂这种被刘表的犹豫搞的无语的感觉了。
    蒯越以前无所谓,是因为有蒯良顶着。
    可她是从黄楚这个身份出仕开始……就已经见识过了。
    “叔父莫要如此。”黄月英赶紧道。
    蒯越随后笑笑,也就没有再坚持,于是转移了话题,“对于琦公子与琮公子,阿楚如何看?”
    黄月英眨着眼睛,如何看?拿脑子看啊!
    “未来之形势,只会越发复杂。”黄月英于是摇头,没有再说后面的话,意思当然是……这两个人是应付不来的。
    蒯越很是赞同,“如今豪杰并起,确实……不是这二位公子能应付得来的。”
    黄月英默,没有回答。
    想着,蒯越这是……要图穷匕见了?
    不过,她等了半晌,也没有等到蒯越的下一句。
    “叔父若无他事,阿楚便先回去了。”
    “也好。”蒯越笑着答。
    黄月英随后行礼告退。
    蒯越只是看着这娃子的背影,内心暗叹,自己竟不如一个孩子有识人之明啊。
    兄长说,跟着阿楚……果真是没错的。
    ……
    从蒯越家中出来,黄月英感受了一下这四月的风。
    温度恰好,令她清醒不少。
    她还以为,蒯越要与她谈论下一任荆州之主的人选呢。
    可把她吓了一跳。
    按照这时代人的习惯,刘表之后,定然是刘琦、刘琮或者是刘修继承他的基业,但其实,州牧这官职,是朝廷封的,而不是一人一家的私业。
    即便是刘表的儿子要继承这个位置,那也得上表天子,请天子同意才行。
    当然,也有人是不看好自己的上官,希望得遇明主。
    说实话,她觉得刘表再这么弄下去,蒯越马上要成为那个希望得遇明主的人了!
    “阿楚,可是回府?”黄武问着。
    “去书屋那边吧,我想去看看书。”
    “也行。”黄武是没有疑问的。
    于是,两人便打马往书屋那边去。
    如今的三味书屋,人数没有之前那么多了,但也一直是有客人的。
    黄月英去书柜上随意拿了几本书,便也找了个位置坐下看,有的时候……看看书反倒能转换一下这种算计人的心思。
    ……
    这几日,襄阳的宿麦收割工作终于结束。
    杨硕又抓紧组织人把旱田改水田,给百姓和佃农们分发秧苗,让他们按照绳结的位置规定好距离插秧。
    百姓们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此时已是四月,翻整了田地,追了田肥,又耗上不少时日,再灌水把旱田改水田,插上早就育好的秧苗,便不耽搁禾稻的生长时日了!”
    “这法子!简直是太厉害了!”
    “听闻,这法子也是种花居士所授,去岁在楚安县,早就成功了的。”
    “多谢居士啊!”
    “今年老汉家中开荒了五亩地,待得来年,便能种这两季作物……”
    “这日子,终于是有希望了啊!”
    “有希望了!”
    有人再次喜极而泣。
    杨硕见此,眼带笑意,嘴上却严肃,“让大家抓紧时间了!”
    “诺!”
    一些其他势力的探子,见得百姓们都在插秧苗,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禾稻的苗子,哪儿变出来的?
    还是说,这其中另有乾坤?
    不过,他们也只是把看到的这些记录,传回背后的势力罢了。
    ……
    楚安。
    黄寅也正带人插秧。
    庞山民也是如此。
    “听闻襄阳那边,宿麦也种成了。”黄寅笑着,“现在,也该插秧了。”
    “是啊。”庞山民点头,“这会儿,估计各家探子有的忙了。”
    “有的忙又如何呢?哪家会真正在意这法子的?”黄寅不以为然。
    这天下间,真正在意民生百姓的诸侯,可不多。
    庞山民也是笑笑,“再者,冬麦夏稻也有气候要求,不是吗?”
    “是啊。”黄寅点头,“不管那些了,有阿楚担忧着呢。”
    “哈哈,也不知阿楚这会儿忙不忙。”
    “北面要打仗,东面也在打仗,她哪里能闲?”黄寅反问,无奈笑着,看着手中的秧苗,“好啦,山民兄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