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第 39 章 红薯和土高炉炼钢也不怎么样

第 39 章 红薯和土高炉炼钢也不怎么样

织成的棉布,更柔软吸汗,穿起来比麻布、丝帛和皮毛都更舒适。”
    蒙恬只听到寒冬时节,一件棉袄更超五件麻布单衣,就已经惊喜不已!
    “如此,岂非不用担心冬日行军时,冻死士伍!”
    王绾也同款惊呼出声:“也不必担心冬十一一月时,黔首冻死屋中了!”
    李斯却发现周邈依旧颓靡,“你说这长绒棉,某种程度上强于麻与丝,又说格外保暖,若得这长绒棉,自此天下黔首或许再无冻死之人。难道还不值得高兴?”
    难道是三张牌面的奖励揭开后,还有比长绒棉种子更好的奖励吗?
    如果是直接发给周邈这个奖励的话,他现在会是一个多么活泼开朗的少年啊!
    但是,凡事都怕一个对比。
    “但是,种植长绒棉,所需热量大,也就是说要够热、
    日照足够!”
    “后世国内的长绒棉产区,主要就在如今的月氏及乌孙一带的盆地里。虽然齐地和赵地的小部分地区,也能种植,但终究不是主产区。”
    “且齐赵之地是粮食产区,种棉花不就挤占了粮食耕地吗?”
    一说到粮食,周邈就心痛得直抽抽!
    嬴政听着,眼神愈加深沉,眼底有名为雄心的火焰,勃勃升起。
    “月氏和乌孙吗……”
    在场的王贲、王离及蒙恬几位武将,眼中皆有着和嬴政一样的情绪。
    就连王绾、隗状和冯劫几人,也陷入沉思。
    其他人还在沉思,李斯已经开口:“月氏王子就在咸阳……或许可以开始想想策略了,是占地,还是羁縻……”
    从来谨小慎微的王绾,近来也大胆许多:“还是要尽快遣使走一趟月氏,再往西去探探乌孙国的深浅。”
    隗状接上:“然后在那‘三山两盆’之间,不种别的,就种棉花。”
    “你们……”怎么回事?
    就已经想好要拳打月氏,脚踢乌孙,占领西域了吗?!
    他还没说完呢!
    周邈心痛倒是减少了,就是又有些郁结:“还有一个绝佳的奖励啊,就是我和你们说过的高产作物——红薯!”
    “仅是一般品种的红薯,还不是处理过的脱毒红薯苗栽种下去,就能亩产两千公斤。
    换算一下,就是亩产六十七石!”
    “六十七石啊,是时下最高粟产量——五石的十三倍啊!是时下最低生产水平边远地区迁陵县1的平均亩产——约一石的六十七倍啊!”
    “而且这还是一般红薯,系统奖励的红薯种,亩产再怎么也赶得上脱毒红薯种的了吧?
    这样一来,亩产直接翻倍!”
    周邈的痛心,在场大秦君臣都感受到了。
    听明白周邈的话,若说他们不心生向往,不因得不到这样的奖励而心痛,是不可能的。
    但就像当初周邈初见始皇帝时,得知秦一世而亡,嬴政心态炸了。
    但因有周邈比他更炸,直接疯狂乱咬、大放厥词,他反而就没那么愤怒了。
    此时也一样,大秦君臣也可惜、也痛心,但看周邈那么痛心。
    反而觉得他们大可不必太痛心了。
    甚至开始劝说安慰人。
    李斯开口即一针特效药:“长绒棉有种植区域的缺点,那红薯有缺点吗?”
    周邈以他不多的农耕知识储备,想了想:“红薯有些像薯蓣山药,是根块食物,水分多,好像不耐储存。”
    李斯立即接过来:“那么六十七石的红薯,必然不能和六十七石粟米相比,不是吗?”
    周邈顺着一想:“是。红薯毕竟是粗粮,确实不能和正经主粮相比。吃多了还烧心胃灼热,不顶饿。”
    此时王绾接上:“既然不耐保存,那就不能储存着有备无患,只能救荒应急。”
    周
    邈倒是又想道:“不过如果把红薯磨浆后沥出红薯粉,或者再捞成粉条的话,倒是可以保存更久。”
    周邈想起小时候的久远记忆,“换算一下,大概是一石红薯出两斗半的红薯粉,一石红薯能捞一斗重的红薯粉条。”
    王绾心中默算过,道:“如此一来,红薯高产的优点便缩小近十倍,不也就没那么突出了?”
    虽然还是有优势,但从红薯到粉条,费劲费功夫不是吗?
    周邈一想:“那倒也是。”
    最后是
    隗状给出最后一击:“你带来的小麦种,现在已经能确定是高产的品相了。
    再有上一环任务中置换来的大豆,也预备做种,届时未尝不会又有增产。”
    “小麦和大豆增产在望,大秦在粮食上已有所增益,能够养活更多黔首了。何况大秦黔首数量定然不如后世的多。”
    “据说大秦人口数取整的话,在两千万左右,和后来封建晚期的一亿五千万确实不能比。”周邈随口说出数据。
    大秦君臣:……
    说实话,羡慕拥有那么多的人口。
    周邈:“可能现在的问题,其实是地广人稀?而不是地狭人稠,人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