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204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求订阅)

第204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求订阅)

好字啊。你们不知道,这是苏轼的手笔,我是临摹苏轼的笔风写的。”
    “苏轼的字写得好吗?”
    “要说不好,那天下就没有几个人比苏轼写得字好了。据说,他有一幅寒食贴的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我草,天下第三行书,有这么厉害?”
    “当然。”
    “可是看着不像啊。”
    众人将江宁在眉山所题的字拿了出来。
    又仔细的看了看。
    可不管他们怎么看,还是说道:“江宁老师,这字很普通啊,也没看到厉害到哪去。”
    “啊,你们不懂,回头我临摹一遍寒食贴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是的。
    苏轼的成就。
    可不仅是诗,也不仅是词。
    同样也不仅是文。
    他在书法上面,也有极高的成就。
    甚至在宋朝。
    苏轼还是宋朝书法四大家之首。
    而在这四大家里面,还有一位是苏轼的学生。
    “今天,我们继续讲苏轼的天才。”
    <divss="contentadv">“啥……天才?”
    “对。”
    “江宁老师,您已经讲了好几遍苏轼天才啊,今天这一讲,这是第四讲啦。”
    “可你们还是不太知道这个天才到底是怎么天才。”
    “我们真的知道了,苏轼是全宋朝第一天才。”
    “这还不够。”
    “那还天才到哪里去?”
    “不急,我慢慢跟大家讲。”
    江宁微笑着,然后说道:“在讲苏轼天才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宋词是如何产生的吗?”
    很快。
    一向对于历史,对于文学很有研究,同样也是之前与江宁联过麦,讲过苏轼的“墨水”再次申请与江宁联麦。
    “看来墨水兄弟很博学啊,来,墨水兄弟,你来说说宋词是如何产生的?”
    “感谢江宁老师给我机会。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宋词并不是在宋代产生的,他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有别于诗的词体,但当时这种词体还只是形成了民间,或者只是给大家唱乐的,所以并不是特别被人重视。经过唐代的发展,再后来到宋代,这种词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至此,在宋代之后,人们又将这一些词体称之为宋词。”
    “墨水兄弟讲得好。”
    江宁点点头,然后说道:“也正因为词产生于民间,更流行于民间,甚至在街头歌妓当中盛传。所以,在当时,很多时候人们对于词有一种轻视,并称之为【词为艳科】。直到宋朝,随着大量词人的出现,随着大量有思想有内含词作的产生,词为艳科这种说法,这才被摘除。”
    “但是,虽然当我们说到词,已经不再有轻视,或者说是词为艳科的说法。可是,在宋代,有大量的词作,哪怕不是艳科,但大部分都太过于婉约,不够大气。”
    “江宁老师,您说的对。所以,很多人也认为,宋词虽然也很辉煌,但始终还是不如唐诗的。”
    “但苏轼不这么认为。”
    “啊?”
    “苏轼觉得,不管是诗,还是词,他只不过是一种文学载体,他并不能决定诗词的内容。唐诗可以豪情壮志,可以大气磅礴,可以气势万千,宋词同样也可以。”
    “这,江宁老师,好像宋词没有这种词境吧。”
    “当然有。”
    江宁肯定的回答:“今天,我就想分享一首苏轼所写的豪放之作。”
    “这篇作品,写于苏轼在密州担任知州的情况。虽然当时的苏轼并不是被贬,而是申请离京。但这个离京,其实也远离了政治中心,他的很多的一些决策,很少被朝廷采纳。也因此,苏轼在密州虽然过得还可以,但也有一些理想难伸。有一次,苏轼带领着一众部下去打猎。打猎回来,苏轼豪气大发,写下了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写完之后,苏轼对于这一部作品非常喜欢。并且还写信给自己的几位朋友,说是自己最近写了一首词,虽然与传统的宋词不一样,也没有柳七郎的风味,但我却认为自成一家。”
    说完。
    江宁却是拿起笔,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此前苏轼所写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同一词牌。
    但虽然是同一词牌。
    可两首诗的语境,却是完全不一样。
    前一首虽然写得无比之经典,但与传统宋词的婉约其实是一脉相承。
    这一首词之所以这么牛逼,只不过没有人能够写到苏轼这般境界。
    可是这一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