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208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第208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黄州赤壁与赤壁市那边的赤壁会怎么样,江宁是不去管的。
    他只是一个主播,哪里管得了两边景区之争。
    三天之后,江宁离开了黄州。
    只是虽然离开了黄州。
    但关于苏轼,却并没有讲完。
    “江宁老师,苏轼后来一直都在黄州吗?”
    “并不是。”
    江宁摇头。
    “苏轼以为,他会在黄州终老。可不想,5年之后,神宗驾崩,哲宗继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不过高太后并不喜欢王安石,是以王安石一派的新党被打压,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再次被复用。此次因为受乌台诗案影响的苏轼,很快就被朝廷调到了京城,亦被重用,一时一路升官。”
    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
    虽然苏轼确实在诗里面讽刺了新法。
    但其实苏轼在司马光他们眼里,苏轼一直是他们的人。
    当时苏轼的乌台诗案,也算是苏轼为一众旧派负责人背了不少锅。
    或者是说。
    当时神宗的怒气,是将对旧派的怒火,发到了苏轼一个人身上。
    也因此。
    当高太后重新启用旧派负责人时,此前被贬得最狠的苏轼,便得到了一系列的弥补。
    “只是虽然苏轼重新被启用,而且旧派也受高太后重用。可苏轼其实并不是一个有派别的人,他反对新法并不是因为他是旧派,他反对新法是确实看到了新法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哪怕苏轼回到了朝廷。当旧派执政时,他同样也看到了旧派所存在的问题。
    做为一个一心想要报效朝廷的官员,苏轼也不断上书弹劾旧派存在的问题。可随着在朝廷的时日增多,最终,苏轼却是发现。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所以苏轼便再度寻求调往地方,这一次还是杭州。”
    说到这里。
    直播间有不少杭州的粉丝。
    或者是对于杭州非常感兴趣的粉丝内心一凛。
    “杭州,太喜欢杭州了。”
    “江宁老师,苏轼在杭州又有什么大动作吗?”
    这是一些粉丝说的。
    而除了他们。
    一位顶着西湖景区管委会马甲的,却是纷纷刷出了几百个飞机。
    “江宁老师,润笔费来了。”
    这般操作直让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也行?”
    “这当然行啊。”
    普通人肯定不行。
    但江宁是谁。
    江宁也是哭笑不得,说道:“这搞得,好像我就是这么喜欢钱的人。”
    “难道不是?”
    一众粉丝笑着反问。
    “好,是是是。”
    摊了摊手。
    被别人看穿了,他也没办法。
    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西湖那边自然没有什么让消灾的。
    不过给他们再宣传宣传西湖,也没有什么。
    随即,江宁便说道:“这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苏轼是在杭州当通判,没有太大的权力。而现在,苏轼是在杭州担任知州,也就是太守,可以说是一方大员。此前有媒体还亲切的称呼苏轼为市长,不错,按现在的级别来算的话,苏轼当时的官职就是与市长差不多。”
    “苏轼来到杭州之后,苏轼为杭州做了非常多的政事。比如疏通了西湖的淤泥与水草,又在西湖上修建了苏堤。同时,苏轼在杭州也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如此前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但并不仅如此。一次,他在杭州送别一位友人,这位友人叫做钱穆父。”
    “钱穆父当年与苏轼同朝为官,两人的友情非常好。但钱穆父与苏轼一样,宦途也并不是很好,时常调任到各地。这一次钱穆父从绍兴调到河北,钱穆父便来到杭州与苏轼告别。告别之即,钱穆父认为苏轼苦尽甘来。虽然此前被贬,但这时旧派掌权,而苏轼又是旧派的标杆,很多人都称不用多久,苏轼就能当上宰相。言词之中,时尔羡慕苏轼。”
    “只是苏轼虽然现在官运可以,但他却并没有因为自己升职而感到兴奋。特别是,他之前回到京城发现旧派与新派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其实对于朝堂有一些心灰意冷。所以他才自请离京。面对着钱穆父的羡慕,临行之即,苏轼给钱穆父写了一首词。”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正如最后一句一样。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也只不过是行走在路上的行人而已,到底我会如何,我也不知道。
    “牛逼,牛逼。”
    “这心态,当真是高。”
    “嗯,这是在黄州锻炼了。”
    众人内心又是击掌长叹。
    乌台诗案虽然对于苏轼来说并不算是特别的公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