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214章 唐宋八大家。(求订阅)

第214章 唐宋八大家。(求订阅)

也不可能成为宰相。”
    “宰相与写文章好不好没关系,不过,文章写得好,对于当宰相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的分析还是很有逻辑的。
    你看。
    欧阳修与王安石,包括苏辙,散文都写得很牛逼。
    所以。
    这三人都当上了宰相。
    甚至包括苏轼。
    他要是与苏辙一样克制一些,宰相的位置他也跑不了。
    “呃,刚才岔题了。我们继续讲曾巩,曾巩的家世比较好,父亲当过县令,爷爷当过户部郎中。曾巩18岁时的时候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此后,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直到39岁的时候,曾巩这才考中进士。”
    “相比之其他一些大家,曾巩显得比较低调。他善于写散文,但文章更趋向理性,更多的是议论文和记叙文。同时,在当时王安石变法当中,曾巩也没有太多的表态。所以,曾巩即不被新党敌势,也不被旧党太过于看中。如此,虽然曾巩很有才华,但大都时候是在地方任职。65岁,曾巩在江苏南京去世。”
    可以说。
    唐宋八大家里面,就曾巩最为低调了。
    他比之苏轼的父亲苏洵,还更为低调,不起眼得多。
    但事实上。
    曾巩的才华并不弱于他们,只是他性格比较平和,也不参与政治斗争。
    如此曾巩即没当上什么大官,同样也没有受到过太多的迫害,很是安然的过完了一生。
    ……
    “不过,相对于曾巩,他的弟弟曾布就牛逼的多了。”
    “江宁老师,曾布是曾巩的弟弟?”
    “对。”
    江宁点头:“曾布是曾巩的弟弟,他与曾巩也在这一年考取了进士。但曾巩政治上比较中立,所以曾巩一直都在地方做官。但曾布却是新党当中的得力骨干,并一直支持新法。后来,曾布也一路做到了宰相。不过,有争议的是。曾布却是在《宋史奸臣传》里,被例为奸臣。但很搞笑的是,后来曾布又被蔡京例为元祐奸党,与旧党的司马光一起被刻上了“党人碑”上。而事实上,蔡京也是新党一员。”
    “于是,曾布就与苏东坡后期一样,即被新党的人讨厌,也被旧党的人记恨。但不管如何,说曾布是奸党以现在来看,着实是冤枉了。曾布在对于新法的推动之下,立下了不少功劳。同时,在对抗西夏上也立了功。虽然他坚持新法,但他也不是完全的就赞同新法的内容。
    曾布在推行新法的时候,最为看中的不是,是否利民,从而选择性的推动。只是可惜,当时整个大环境就是新党与旧党之争。一但谁在新党与旧党当中得势,他便能快速升职。一但失势,也将快速被贬。曾布因为支持新法,一路做到了宰相。但也因为在支持变法当中,得罪了许多的高官,如蔡京……晚年却是被免到了地方,担任了户籍管理员的职位。”
    其实北宋的历史比较简单。
    因为在北宋当中,很多时候,基本上是围绕着王安石变法。
    正如这一些官员一样。
    基本上他们的一生沉浮,也是因为王安石变法。
    “第三位,章惇。”
    讲了曾布之后,江宁开讲千年科举第一榜的第三位人物,也就是章惇。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记忆,之前我讲过章惇。”
    “江宁老师,我记得,这个章惇是不是之前曾经为苏轼求过情的?”
    “对。”
    江宁点头:“就是这位。不过,很有戏剧性的是,章惇之前一渡与苏轼的关系非常好,还是知交好友。可是后来,两人却势同水火。甚至,苏轼后期被贬,都是章惇做的。”
    <divss="contentadv">“啊……不会吧。”
    众人目瞪口呆。
    谁也没有想到,苏轼一路被贬,竟然会是自己的好朋友。
    甚至。
    这位好朋友当年还帮苏轼求过情,甚至救过苏轼一命。
    “所以啊,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如果仅仅只是讲苏轼。
    虽然苏轼确实很有才华,确实让大家看到了北宋浪漫的一面。
    可实则。
    北宋不是苏轼一个人的北宋。
    在同一片天空。
    即生活着苏轼,也生活着其他一众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
    这一些历史人物有的与苏轼没有交集。
    有的却纠隔一生。
    而章惇,对于苏轼来说。
    可以说是除了苏辙以外,与苏轼纠隔最深的一人了。
    “我们还是从头开始讲起吧。”
    其实江宁对于章惇这个人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