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221章 这位少年,可能永远活在18岁。

第221章 这位少年,可能永远活在18岁。

    显然。
    丘少林也瞬间明白了江宁的意思。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加上之前的推理,那就更说得通了。
    一个是年龄18岁。
    如果不是这样的年龄,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
    另一个。
    绘画技术有一些像宋徽宗的风格。
    显然。
    在宣和画院,肯定会有一些绘画学徒受到了宋徽宗的影响。
    甚至会有不少学徒受到宋徽宗的影响。
    还有一个是纸张与颜料,这都不是民间可以得到的,这必然是在皇宫以及重要的大臣府邸。
    如此来看,宣和画院,是为最佳出处。
    “是的。”
    江宁额首:
    “那到底是谁呢?”
    丘少林又一次回道。
    “到底是谁啊……”
    江宁将目光放到了前面的青绿山水画作当中:“从画作中的提字来看,我们无法判定到底是谁。但是,我们可以看这里面的印章。”
    “江宁老师,这幅画作里面有太多印章了,大部分是收藏者的印章。比如,蔡京的印章。”
    “对,蔡京应该也是收藏了这一幅画,所以,这才用上了自己的印章。”
    电视机前,镜头对准了这幅画卷里面一系列的印章。
    这位蔡京,正是北宋臣相,也是著名的奸臣。
    这个奸臣是坐实了的,与之前王安石变法的几位“奸臣”不一样,基本上没有人可以翻案。
    江宁接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而我们又知道,这幅作品产生的年代,就是北宋年间。那么,做为北宋丞相的蔡京就有非常大的可能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可是,蔡京也没有告诉我们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一边的主持人董雨说道。
    同时。
    电视机前的一众观众,他们同样也是这个疑问。
    毕竟蔡京只在上面留下了一个印章,他又没有说这幅作品的作者是谁。
    如今已过去了千年,难道还能将蔡京挖起来问他。
    对于董雨的疑问,江宁微微一笑:“我们不仿问问国家图书馆那边。”
    “江宁老师,您的意思是?”
    “蔡京虽然在这一幅画里面并没有告诉我们作者是谁,但是,如果我们查找一系列有关于蔡京的文字资料,或许,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
    江宁的话刚说完。
    董雨直接就说道:“那让我们连线国家图书馆的副馆长史长伟先生。”
    是的。
    央视就是央视。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之下,镜头这里却是对准了国家图书馆宋史档案室。
    “我的天,这里的史料也太多了吧。”
    只看到密密麻麻,镜头里面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宋史资料。
    一眼望去,最少也有几千吨,甚至还不止。
    好在虽然史料很多,但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归类。
    有按名字归类的,有按时间归类,也有按事件归类。
    “江宁老师,这便是有关于蔡京的一系列史料了,不过,文件比较多,找起来可能有一些困难。”
    史长伟与江宁连线说道。
    江宁点了点头,说道:“往宣和三年这里找一下,我记得蔡京这一年里有一处与友人的书信当中提到过。”
    有了人物,有人时间。
    这么找起来就快速的多。
    十几位工作人员,不断的寻找着各类文件。
    而在镜头对准这一些工作人员的同时,台下,以及电视机前的朋友,这时亦是不断的议论纷纷。
    “今天也算大开眼界了。”
    “嗯,没想到,要寻找一幅绘画作品的作者竟然这么难。”
    “虽然难,但今天的内容竟然涉及到这多么的知识。”
    “问题是,能找到证据吗?”
    “不知道。”
    “那个啥,这样找是不是太麻烦了,还不如将这一些史料都发到网上,到时候大数据一查,不就查到了吗?”
    “发到网上,这怎么可能呢?你当这一些史料是普通文件啊,有一些文献虽然过去了千年,但也是机密。一般人,根本没这个资格查阅。”
    “呃,也对。”
    ……
    “找到了。”
    终于。
    在一众工作人员不断的寻找下,人群中一阵欢呼。
    江宁所说的证据,终于找到了。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事在作之而已。】
    这是一封蔡京写给友人的书信。
    书信内容没有具体谈到政事,但却与友人交流起书法心得,并向他介绍了一位18岁的少年。
    正如这一封书信上所说,意思说的是,政和三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