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232章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求

第232章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求

宁说道:“经此婚变,李清照再不相信男人。只是这个时候李清照也渐渐年老,后来,就没有太多有关她的生平了。不过,每年时不时,勾栏瓦子里,都会传出不少她写的词作。比如她写的一首《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这首词作是李清照南渡之后写的。
    此时丈夫赵明诚已经去世,倍感孤单寂寞。
    正如最后一句。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试灯是元霄节开始之前挂灯,就是为了迎接元霄节。
    想想当年。
    李清照还是少女之时,最为喜欢的就是元宵节。
    但现在,连元宵李清照都没意思了。
    至于踏雪游玩,更没有了心情。
    这般朴实无华的文体一出,众人虽然感觉到词作当中透露出的无聊,但却觉得非常明媚动人。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哈哈哈,这和我们现代话说得一样啊,很有味道。”
    “想不到这样的大白话也能这么有诗味,我喜欢,我喜欢。”
    “江宁老师,还有呢?”
    江宁点头:“还有。”
    江宁继续写了一首:“比如这一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与之辛弃疾不一样。
    辛弃疾写词喜欢用典,读起来大气磅礴。
    李清照很少用典,都是用大白话。
    <divss="contentadv">但就是这样的大白话,却自成一家。
    正如这一首。
    哪怕江宁不需要解释,众人一看,亦是纷纷称赞。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好吧,要说婉约,我实在是找不到有谁比李清照写的词还婉约的。”
    “本姑娘看后也是无比喜欢呢,哈哈哈,历史当中总算有一位女子写出了我们的心思。”
    “千古第一才女,越来越实质名归了。”
    赞许声不断的出现。
    江宁则继续念道:“再来欣赏这一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好,好词。”
    “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好……”
    与原本一样。
    公频上一众网友在看到这一首声声慢之后,又是无比的称赞。
    只是。
    称赞之余,有一些人,却又感觉这首词,好像不仅仅是好这么简单。
    “兄弟们,我感觉这首词。”
    “这首词怎么了,你觉得不好?”
    “好啊。”
    “那你是啥意思?”
    “我是想说,这首词,好像比我们所说的还要好。”
    “你这是啥意思?”
    “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反正我就是感觉这首词不是一般的好。要不,你多读几遍看看有没有这种感觉。”
    “嗯,你这一说,我也觉得这首词不是一般的好。”
    不少人似乎明白过来。
    他们再继续读了几遍。
    “咦,好像还真是。”
    “真是什么?”
    “越读越感觉这首词不简单。”
    “哪里不简单?”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你还说。”
    “我就是感觉,这首词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有感觉……”
    事实上。
    这不只是少部分人。
    当其他人多读了这一首词之后,也是越发觉得这一首词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
    “江宁老师,这首词感觉好吊。”
    一众网友激动的与江宁互动说道。
    “怎么这么说?”
    江宁问道。
    当然。
    他自然知道这一首词很吊。
    不但吊。
    吊得不行啊。
    只不过,他仍是这样问。
    “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觉这首词很牛逼,不是一般的牛逼,简直太牛逼了。”
    “呃……”
    “江宁老师,您帮我们解释一下?”
    “有啥好解释的,都是大白话,难道大白话也要解释?”
    “不是,虽然是大白话,但却觉得非常牛逼。我感觉,这首词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