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时议论纷纷。
虽然元稹妻子早早离世,这都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
不过元稹妻子离去之后,他们却看到了一个无比痴情的男子。
“不只如此。”
江宁继续:“因为太过于思念妻子,所以,元稹的诗作并不仅仅只有上面一首。还有一首更为经典的。”
一边说。
江宁又是在画板上写下了一首元稹的诗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叫做《离思》。
离思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这同时也是元稹流传最广的一首。
在这一首诗中。
<divss="contentadv">元稹将妻子比喻为沧海与巫山。
正如这首诗里说的一样: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半自己在修道,一半是因为你啊。
这首诗一出,直播间哄动起来。
“这首诗绝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好美,好痴情。”
“没想到,这位当过宰相的元稹,竟然有如此痴情的一样。”
“好吧,之前研究历史的时候就知道这位元稹,但现在来看,我一直都没有看懂元稹。”
“那是当然啊。你没读过元稹的诗,怎么知道元稹的内心想法?”
“爱了,爱了,读了元稹的诗,总算舒坦了一次。”
是的。
可以说。
元稹这两首痴情诗一出,简直就是王炸。
哪怕一众粉丝读过无数的诗作,元稹的这两首思念亡妻的诗作,仍能排进前三的存在。
特别是结合元稹与妻子的经历,更是感染了众人。
只是。
有的时候。
事物有两面性。
……
“江宁老师,后来呢,我记得元稹好像活了50多岁,虽然不算长寿,但后面应该还有不少故事。”
元稹的两首诗一出,众人对于元稹,却是变得万分感兴趣了。
对于网友的提问,江宁点点头。
其实。
他也准备继续说下去。
毕竟。
有的时候。
虽然有一些诗看起来很美。
但是。
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诗人本身,那你对于这一些诗,最多只是了解的还是表面。
只有深度了解诗人的生平,他的人生经历,我们才能更为的清楚这一些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同时。
哪怕有的时候写出一些很牛逼的诗,我们也未必就觉得,这一些诗就代表着诗人的人品。
正如宋之问。
人家确实很有才学,确实也写得诗很好。
可当你真正了解宋之问,你就会发现,才学与德行,并不能划等号。
所以。
为了让大家更为了解元稹,江宁继续说道:“其实呢,元稹对于妻子确实很痴情。不过,元稹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元稹妻子去世之后,虽然元稹对妻子很是思念,但生活还要继续。这一段时间,元稹创作了一部传奇类的剧本《莺莺传》。书里的主人公叫张生,女主人公叫做崔莺莺。当时蒲州发生兵乱,张生救下了郑氏一家。郑氏一家非常感谢张生,设宴邀请张生。在宴席当中,张生认识了寄住在郑氏一家的崔莺莺。”
“张生一见崔莺莺便喜欢上了,但又不知道怎么讨崔莺莺的欢心,于是便连写了好几首诗给崔莺莺,以此向她表明自己的爱意。后来,崔莺莺也因为张生的才情,渐渐喜欢上了张生,并将自己托付于张生。可惜后来,张生在进京赶考之后就此变心。多年之后,崔莺莺已嫁为人妇,而张生也娶了另一位少女。一次张生路过崔莺莺家,张生突然很想念崔莺莺,就想以表兄的身份与崔莺莺相见。只是崔莺莺却已死心,拒绝了张生的要求,并写诗回绝。这部传奇作品写出之后,在当时深受达官显贵以及老百姓的喜欢,一时洛阳纸贵。”
同时。
这一个传奇故事,后来也被一众人士不断的修改,最终成为了西厢记的原型。
“没想到元稹竟然会写传说小说?”
“早就知道传奇小说来源于唐朝,看来,元稹也为我们中华传奇小说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没错,这可是祖师级的人物啊,膜拜中。”
只是。
不等一众粉丝感慨,江宁却接着说道:“其实呢,元稹创作这一个故事,原型人物不是别人,就是元稹自己。”
“啊?”
众人一愣:“江宁老师,我有一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