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江宁一边念,仍是接着一边画。
但这次江宁不仅仅画的是杨玉环,还包括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堂兄。
也因为这一层关系。
杨国忠一路升官加爵,最后做到宰相。
这也就是诗里面所说的,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也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不重生男重生女,更是对于两人赤果果的讽刺。
“越来越有意思了。”
“我以为这首诗写的只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没想到,这竟然是一首有如此现实意义的诗。”
“嗯嗯,白居易还是那个白居易。不过,现在的白居易,他比之前在的白居易厉害多了。”
“那个啥,江宁老师,我又背出来了,这真是天赋如我,丝毫没有办法啊。”
众人在公频区与江宁互动。
江宁则又是继续。
“我去,还有啊。”
“好吧,江宁老师,来,我们等着。”
画里面,一阵阵军鼓敲动,打乱了此前的序述。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对于历史有研究的都知道。
这里说的是安史之乱。
只是。
安史之乱虽然是安山与史思明发动的。
但在这一首诗里面,其实早就有伏笔。
这是因为什么?
在这里面。
其一是为唐玄宗。
比如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
就是因为他重色,最后将国家都差点搞得灭亡了。
其二则是杨玉环一人得道之后,将一系列与她亲近的人提拔成为了高官。
他的堂兄杨国忠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
安禄山也是杨贵妃的原因,一路做大,到最后连朝廷都制约不住。
<divss="contentadv">“我去,竟然还有,这有一些长了。”
“嗯,都几十句了,我得花一些功夫背下来。”
“先不要背,还是欣赏这首诗吧。”
不需要江宁解释。
此时公频区,有一些对于历史有研究的,他们便纷纷说道。
安山与杨玉环的关系是母子关系。
当然。
这倒不是说安禄山是杨玉环生的。
事实上。
安山与杨玉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也不是什么亲戚。
之所以两人是母子关系,是安禄山认杨玉环为义母。
这是安禄山政治上的一种智慧。
也正因为有这层关系,此前很多时候唐玄宗对于安禄山有猜忌的时候,都得到过杨玉环的报信。
不过民间传说里面,有说杨贵妃与安禄山有私情。
这见于野史或传说。
目前并没有确确的证据证明安禄山与杨玉环有私情。
而同样。
不只是安禄山。
因为杨玉环的原因一步步成为宰相的杨国忠,他更不是什么好鸟。
虽然杨国忠一直反对安禄山,但两人其实是政敌的关系。
同时大唐从巅峰时期慢慢衰退,甚至安禄山能发动安史之乱,也与杨国忠有着巨大的关系。
当然。
也不能说,安史之乱的爆发,就一定是杨国忠搞出来的。
按当时大唐已经慢慢失去了对于节度使的各种约制,迟早反叛也会到来。
不过杨国忠的各种骚操作,却是让这样的反叛提前到来了。
甚至就连安禄山反叛,打着旗号,也是为了清除朝中奸臣杨国忠。
最终。
在安史之乱爆发下,前期唐军节节败退,唐玄宗于是便听了杨国忠的命令,往蜀地逃难。
在逃难的时候,以太子李亨为首的集团势力发动了兵变,要求处死杨国忠。
而在杀了杨国忠之后,一众势力又担心杨玉环为堂兄杨国忠报他,又逼唐玄宗赐死杨玉环。
最终,也就在马嵬坡这个地方,杨玉环就此死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