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292章 相马的伯乐,他姓孙。(求订阅)

第292章 相马的伯乐,他姓孙。(求订阅)

要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
    一但前朝的人还在世,那怎么维护自己的统治?
    但在周朝,武庚却很幸运的活了下来。
    当然。
    这个能活下来,倒也不是说周朝统治者仁慈。
    主要是当时虽然周朝灭掉了商朝,但商朝仍保存着一定的实力。
    哪怕就是商朝国王死掉了,但商朝的一些大臣仍有不少力量。
    以当时周朝的实力,他是不足于完全消灭商朝的力量。
    为了安抚商朝遗老,于是周朝统治者便封武庚回到原来的地方,以换为商朝遗老的支持。
    这种怀柔的措施也让周朝减轻了统一的压力。
    不过。
    虽然周朝将武庚放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但毕竟武庚是前朝人,所以周武王并不放心。
    周武王便将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封到了在武庚所在地的东南北三个地方,以此监视武庚。
    所以这三人,历史上被称之为三监。
    其中管叔是为周武王的弟弟,为三监之首。
    蔡叔则是周文王的第五子,也是周武王的弟弟。
    霍叔是周文王的第八子,同样是周武王的弟弟。
    可以说。
    三监地位崇高,周武王也很信任他们。
    用他们来监视武庚,最好不过。
    原本这样还可以,安排的还不错。
    只要武庚一有什么动静,在武康东南北三方的人便能够第一时间知道。
    可是。
    在周武王去世之后,周成王年纪太小,于是便由周公旦摄政。
    这个周公旦,也就是周公解梦的周公。
    同时周公也是周武王的弟弟。
    周公无疑是很忠心于周朝的,同时也没有夺位之心。
    他不但很好的治理了周朝,后来还“还政”于周成王。
    只是周公没有异心,三位负责看管武庚的管叔,蔡叔,霍叔便不满了。
    三人认为自己都是周武王的弟弟,凭什么让周公旦一人把持朝政。
    难道他就这么利害吗?
    如果真由他一直把持朝政,到时候说不得他会夺了江山。
    也正是这样的猜忌,武庚很好的抓住了机会。
    于是武庚联合了三监,发动了武庚之乱,也称之为三监之乱。
    在武庚之乱当中,孙姓始祖的康叔立了功,封于卫地,成为了卫国的创建者。
    孙姓的来源,也就追溯到此。
    ……
    “我就说嘛,孙姓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我现在才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武庚之乱。”
    不少人感叹。
    夏商周。
    周朝离我们现代实在是太久远太久远了。
    久远到周朝灭商的时间,到现在已经有大概3000年了。
    3000年的时间,很多历史事件早已经被人遗忘。
    哪怕没有被人遗忘,历史文献当中也是记载不详。
    甚至。
    还有一些历史文献,也不知道为什么,记载的太过于简单,让人无法解读。
    比如说武庚之乱。
    在某些史料当中,他就记载了周朝当时发生了武庚之乱。
    但具体这个武庚之乱是如何发生的,中间发生了什么,最后又怎么收场的,没有人知道。
    对此。
    这在前世也是这样。
    比如,前世鲁国有一本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书籍。
    他的名字,就是叫《春秋》。
    但可惜。
    哪怕这一本书流传下来了,你也并不一定看得懂春秋。
    这倒不是说春秋这本书里面的文字大家不认识。
    春秋里面的文字虽然难认,但也能破解。
    关键的是。
    春秋里面记载的内容实在是太简单太简单了。
    简单到很多时候一场大战,往往就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甚至只有几个字。
    所以不只是现代人看不懂春秋。
    在当时的一系列古人,他们同样也看不懂春秋。
    为了搞清楚《春秋》里面记载的一系列历史事件。
    就有专门的人去给春秋做释。
    于是。
    在春秋这一部书籍的基础之上,又诞生了三部经典书籍。
    分别叫做《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这三本书,就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书籍。
    江宁也是将这种历史上没有讲解清楚的,通过这一次《百家姓》,向大众解读清楚。
    ……
    “江宁老师,您这一来就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武庚之乱舞台剧表演结束。
    此时江宁回到嘉宾席。
    燕京大学郑怀教授朝着江宁说道。
    江宁还没在回答,一边的赵晴道:“郑教授,很久没有人给你上课了吧。”
    “是啊,我现在还想江宁老师再给我讲一讲周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