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和陈子云敲定了独立48旅的整编方案,接下来他们开始耐心等待补充兵员到来。
八月三十日下午开始,方立功、林志强、孙铭开始陆续带着相关兵员来到了忻县区域。
第七集团军这边也是在得到阎老西的批准后,特意抽调了一批兵员进行补充。
林志强和孙铭则是在附近村庄城镇,招收了一定数量的青年加入。
要说晋绥军之前一直窝在晋西区域,他们几乎不和日军作战。
晋省这里多数青年都不愿意加入到晋绥军,所以晋绥军补充兵员也是有些困难的。
然而独立48旅此刻招收兵员情况完全不同,打出楚云飞、陈子云的名号,不少人都积极响应。
并且楚云飞是拿出了之前得到的嘉奖,对于征收的兵员,每家都给了五块大洋!
随着兵员陆续赶来,独立48旅开始在前线就地展开整编。
358团可是楚云飞绝对主力野战团,按照最新编制调整,他们足足有六个营的兵力。
所以358团是得到了重点补充,相关兵员他们都是优先进行挑选的。
一营,二营,三营,四营陆续恢复到了满编状态,他们补充了大量兵员。
当然随着补充完毕,这四个步兵营内,是有一定数量的新兵。
这些新兵也是第一次接触枪支,这让358团整体战斗力,是有所下降的。
章武的骑兵连,直接被扩编成骑兵营。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印甫是标准的骑兵出身,他毕业军校骑兵科。
晋绥军内是有骑兵编制的,但是骑兵数量少的可怜,而且也是与关外相同,采取大编制,兵力少。
每个骑兵团,也就是有三四百骑兵部队而已。
这次独立48旅彻底解决伪蒙军第七师,缴获不少战马以及相应装备。
至于骑兵人员,方立功是走了赵印甫的关系,得到了一些补充。
别看现在骑兵是没落的兵种,但是想要供养一支骑兵部队,各方面开销是无法想象的。
养一名骑兵,都能养好几名步兵了。
所以晋绥军重点是发展步兵和炮兵,骑兵不是很受重视。
这就导致一些晋绥军骑兵被迫转行,直接成为步兵。
赵印甫是骑兵出身,他自然清楚骑兵的情况,这次他是给挑选了一批骑兵进行补充。
另外林志强等人在附近村庄城镇招收兵员的时候,也是特意挑选了会骑马的青年。
骑兵营算是勉强成立起来,他们下辖三个骑兵连,一个机炮连,直属一个骑兵侦察排。
每个骑兵连有一百五十人,装备九挺歪把子轻机枪,九具掷弹筒,一百支捷克式步骑枪或四四式步骑枪。
机炮连装备有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四门81mm迫击炮!
直属的骑兵侦察排,则是装备四十支晋造冲锋枪!
整个骑兵营,满编兵力是接近有六百人的,这几乎是相当于其他部队两个骑兵团的兵力。
不过如此数量的骑兵部队,他们里面是有相当一部分新兵的。
并且在这支部队里面,甚至还有不会骑马的兵员。
所以想要让这支部队凝聚出战斗力,是需要更长时间的。
至于炮兵营这里,则是直接从预备11团抽调过来,他们是没有多少损失。
四名步兵营的营长没有做出任何调整,继续由之前的营长担任,他们都是楚云飞一手提拔起来的。
骑兵营是以骑兵连扩编,按照资历,章武不够格担任营长。
可是独立48旅中骑兵数量少的可怜,骑兵军官更是难得一见。
在陈子云的亲自保举下,章武被破格提拔,担任骑兵营的营长!
358团直属炮兵营,在调动过来后,同样做出了人员调整。
原营长梁国平,抽调到旅部直属野炮营担任中校营长。
炮兵营山炮一连连长李阳,晋升炮兵营少校营长;原山炮二连连长孙雄,晋升炮兵营上尉副营长。
同时这两个人,继续兼任连长职务。
可以说现在炮兵营,完全是陈子云的心腹在掌控了。
358团开始迅速补充兵员,到三十一日凌晨两点钟,他们各营补充完毕。
此时他们四个步兵营,有两千八百人作战兵力。
算上炮兵营,骑兵营,侦察排等部队,他们兵力在四千人左右。
要知道很多杂牌军的步兵师,通常兵力也就是有四五千人而已。
凌晨两点钟以后,独立48旅重点开始对预备11团,旅部直属部队进行作战补充。
等到天亮后,预备11团补充完毕,当然他们目前是缺编状态。
这支部队想要恢复到满编,还是需要等到第一战区派遣的保安团过来进行补充。
到上午十点钟,独立48旅整体补充完毕。
楚云飞也是立即宣布第七集团军总司令部,第二战区长官部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