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医汉 > 第 84 章

第 84 章

代大秦的过程竟有种旁观者的平静。
    或者说对于这个时空而言,他本来就是个意外到来的旁观者。
    两人讨论完人才问题,又讨论起军功封爵制度还能不能救一救。
    刘彻认为还是有机会救的,比如这匈奴看起不敢南下,实际上给他们个三五年的喘息机会,他们肯定又会卷土重来。
    要不然大汉也不会跟他们缠缠绵绵百余年了,这些年大汉不得不把宗室女送去匈奴和了好几次亲。
    哪怕刘彻早已废掉和亲政策,一提起这件事就让刘彻很不高兴。他刚登基那会儿才十几岁,也不得不听从老臣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
    偏偏匈奴得知刘彻年少,已经不满足于和亲,他们一边收下大汉送去的宗室女,一边不忘骚扰大汉边境。
    没有足以威慑敌人的国力,他们只会越来越得寸进尺!
    对刘彻这位年少气盛的帝王而言,那种被匈奴步步紧逼的境况简直想起来一次就愤怒一次。()
    要不他怎么会这么喜欢卫青和霍去病?这样骁勇善战的舅甥俩,简直是老天送给他的礼物。
    14本作者春溪笛晓提醒您最全的《医汉》尽在[],域名[(()
    所以还是得宣扬一下匈奴的凶横可狠之处,强调打匈奴的必要性。
    否则修长城、通驰道之类的大工程,天下黔首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修的。
    要知道当初秦赵之地所修的长城,一直到卫青他们打匈奴时都还是将士们的重要据点。
    要是没有这些人力修筑的夯土城墙存在,身处茫茫大漠之中的将士们是很容易绝望的,长途奔波的士兵只要远远见了长城,就会油然生出种马上到家的安全感。
    这一点没有在外征战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对于一生好战的刘彻而言,他觉得修长城还是必要的。
    要是国库实在支撑不住了,咸阳城周围那些杂七杂八的工程就先停一停吧。
    多线开工行不通啊!
    再修下去可是会被项羽一把火烧光的。
    嬴政:?
    呵,差点忘了还有个项羽。
    嬴政道:“那这楚国余孽又是什么下场?”
    刘彻感觉嬴政此人虽谈吐不凡,但到底没有遍阅群书的条件,所以对许多事都一知半解。他笑着说道:“这项家的后裔,都被我们高祖皇帝赐姓刘了。”
    嬴政一统天下后,把六国旧贵族的氏全给削了,而黔首本身也没有氏,到这里姓氏制度几乎已经被一棒子敲散,只是还没有大规模地要求天下黔首定姓择名而已。
    到了汉代基本就只称姓了。
    刘邦给项家人赐姓刘,那可是天子赐姓。我堂堂大汉帝王都把我的姓氏都赐给你了,你还不感恩戴德?
    项家后人自然没法拒绝。
    只是不知道项羽泉下有知会不会揭棺而起。
    嬴政听着汉高祖刘邦的种种举措,只觉此人当真是个奇人。
    难怪这个大汉王朝处处都还有大秦的痕迹。
    既然已经把秦末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嬴政与刘彻聊起来就更游刃有余了。
    两人就着“假如秦始皇在沙丘死而复生”的种种可能性聊得十分投契。
    要是嬴政再年轻个二三十岁,刘彻估计要邀他入宫秉烛夜谈了。
    酒也喝够了,天也聊够了,刘彻便心满意足地领着霍去病回宫去。
    走的时候还收下了李长生奉上的一坛黄米酒。
    霍善不仅听了满脑子的秦末风云,还被霍去病投喂了一肚子的吃喝,有点犯困。
    嬴政本来正坐在那儿消化着刚才那场谈话中的来的消息,忽地感觉自己腿上靠上来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嬴政:?
    霍善显然觉得嬴政是个非常合格的肉垫子,舒舒服服地趴在嬴政腿上呼呼大睡起来。
    看着那睡得毫无防备的小肉脸,嬴政一阵沉默。
    这小孩怎地这么没戒心?
    得亏他们在这个时代是伤害不了任何人的,要是霍善再把那神秘医馆的功能摸清楚点,甚至能禁止他们走出这间诊疗室半步。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做起事来懵懵懂懂的,若是没人护着不知会招来什么祸患。
    希望他那个爹能一直护他周全吧,可别在他这身积疾治好前就一命呜呼了。
    思及此,嬴政竟是没将胆大包天把自己当肉枕头用的小娃娃给拎开。
    且让他垫垫吧。
    ……
    另一边,刘彻与霍去病正一前一后往回走。
    刘彻随口问霍去病对李时珍与嬴政的看法。
    霍去病已猜出李时珍的身份,为了不让刘彻生出抢崽之心,他毫不犹豫地在刘彻面前睁着眼说瞎话:“兴许是阿善他师父的故交。”
    刘彻闻言觉得很有道理,李长生有那么一身本领,他的师承岂会简单。
    肯定有许多不愿为外人道的传承与故交。
    以前这些人隐居世外不搭理朝廷,现在有了霍善这么个招人喜欢的小娃娃,他们便都藏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