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医汉 > 第 100 章

第 100 章

 霍善陪刘彻他们吃得肚皮滚圆,才找到机会悄悄问卫青怎么他爹没来。
    卫青道:“他正好不在。”
    刘彻做事本就随性,见着了就喊你一起,见不着自然就想不起来了。这也是那么多人不愿去外地赴任的原因,真要出去个二五年,天子哪还记得自己?
    霍善哼了一声,见李长生过来陪客,自己便一溜烟跑走了,去医馆看望吃不上肉的苏轼。
    还向苏轼盛赞东坡肉的美味。
    苏轼一听就知道霍善的小心思,他乐呵呵地和霍善说起天南海北的美食来,基本都是些霍善一时半会吃不上的。
    比如苏轼的心头好江瑶柱。
    江瑶柱可是好东西,不管什么汤什么粥,扔几颗下去,那味道哟,简直鲜掉眉毛。
    苏轼夸门生兼好友黄庭坚就说他的诗文跟江瑶柱似的,
    吃过以后再吃别的东西总感觉没滋没味。
    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个《江瑶柱传》,来了个江瑶柱拟人文学。
    文中那个走到哪都受人追捧、宴上没它就不快活的“江生”,逐渐厌烦了这样的生活与这样的自己,觉得自己成了只会散发腥气的乏味俗人,幡然醒悟决定回归深海去。
    后世学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分析,认为这个“江生”乃是苏轼自喻,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厌烦与他“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态。
    没错,在苏轼这个干贝爱好者笔下,不仅黄庭坚是江瑶柱,他自己也是江瑶柱!
    人说起自己喜爱的事物,那肯定是能讲个二天二夜的。
    苏轼介绍起自己心爱的美味来,讲得霍善那叫一个馋。
    当然了,苏轼本人也不好受,本来他就已经禁食并清肠了,现在讲着讲着……成功让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
    听到那响亮的肠鸣声,一大一小面面相觑。
    苏轼仰头往床上一趟,生无可恋地打发霍善走人,他睡上一会就可以做手术了。他不饿,他不饿,他一点都不想吃好吃的!
    霍善对苏轼大为叹服。
    这才叫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霍善溜达回去,找他师父说起调味佳品江瑶柱。
    原来江瑶柱不长江里长海里!
    李长生:“………”
    知道了,你想吃江瑶柱。
    李长生问清楚江瑶柱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后沉吟片刻,点着头说道:“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回头托人给你捎带一些。”
    这东西在内陆郡国固然稀罕,到了沿海地区便不是什么难寻的宝贝,只要出得起价钱完全能弄来一些干货。
    霍善闻言顿时高兴了,苏轼还说他吃不到,回头他就能吃上了。
    他师父从不骗人!
    李长生听霍善说起苏轼想馋他结果把自己也给馋了的事,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才好。
    有时候他怀疑苏轼他们到底是本性如此,还是碰上霍善就被影响成同等水平的心智,怎么感觉这些人一个两个瞧着都不超过四岁?
    翌日一早,霍善早上醒来就得知华佗昨晚已经给苏轼把他那几颗陈年老痔给割了的事。
    还是李时珍他们帮忙打的下手。
    医馆绑定的这个手术室给苏轼他们这些外来患者还可以局麻,要是给大汉本土人士来用肯定得先把人麻翻了再送进去。
    毕竟里头的许多东西都太超前了。
    苏轼这个没被麻翻的家伙见了霍善后眉飞色舞地介绍了一番,说那个灯老亮堂了,那个刀和针也锃亮锃亮的,割起痔来快得很,整个手术耗时不到半个时辰。
    等他回去以后,一定写篇文章纪念一下这次难忘的经历!
    正好他明天早上才会挥别弟弟苏辙渡海去,还来得及第一时间和弟弟分享这一奇遇!
    霍善:?????
    这位东坡居士在弟弟面前真是
    一点都不见外啊。
    霍善只能由衷夸道:“你和你弟弟感情真好。()”
    苏轼得意地说道:那当然,我们可是好到能穿同一条裤子的亲兄弟。[(()”
    没了那颗陈年老痔,苏轼浑身都轻松了,跟霍善讨要纸笔,说要把灌钢法和新犁制法都写出来给李长生研究去。
    昨天他刚来,还不了解情况,只以为李长生是寻常方士。
    还是做手术时和李时珍闲聊了半天,他才知道这位可是能直接把造纸作坊建起来的墨家奇才。
    自己的病痛都被华佗他们解决了,苏轼寻思着自己也得给点报酬才行,便决定把自己知晓的这两样技术写给李长生。
    左右到了后世这些也不是什么隐秘的技术,只要霍善知道了有这东西,他完全可以找李时珍打听。
    倒不如他直接写出来,勉强也算还霍善个人情。
    霍善听他要写东西,屁颠屁颠取了纸笔给苏轼。
    由于昨晚刚做完手术,苏轼只能很不雅地趴在榻上写字,不过他兴致一点都不低,提起笔洋洋洒洒地介绍起灌钢法来。
    霍善好奇地跟着趴在一边看苏轼写了什么,赫然发现上头说的净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