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医汉 > 第 144 章

第 144 章

确实与墨家有些关联。
    云梦泽延绵数郡,不仅水网密布,山林也多不胜数,非常适合隐逸之人幽居期间。
    据传墨家三派中的楚墨一度隐遁于云梦大泽之中,只不过相比于与当时的政权联系更为紧密的秦墨和齐墨,这楚墨算是最不世俗的。
    他们要么独自隐居山林,要么在外行侠仗义,且看重“非攻”
    思想,认为王室和贵族到处征伐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普通黔首而言纯属是苦难,根本毫无益处!
    霍善一口气在郎署捡了三个熟人,见其他人似乎都不太热衷于到外头赴任,便也没有再多问,而是拉着霍光他们几个一起探讨是江夏好还是南郡好。
    司马迁沉默了一会,忍不住追问道:“这是可以选的吗?”
    霍善用力点头以示肯定。
    没错,就是可以选的。
    他还学着刘彻的语气站起来活灵活现地表演了一通:你是喜欢这个江夏太守呢,还是喜欢这个南郡太守!
    司马迁:?????
    行吧,他对他们这位陛下的离谱作风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迟早有一天
    ()要把这些事统统写进书里jpg
    他倒要看看他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霍善最终挑的江夏郡,因为苏武说江夏郡横跨江南江北,地形地貌更为丰富,要是霍善想种东西的话江夏郡比较适合。
    没事还能渡江玩耍。
    在秦汉时期,黄河一般叫“河水”
    ,长江一般叫“江水”
    ,所以苏武说的渡江当然是指长江。
    渡江!
    这可太对霍善胃口了,恨不得马上飞到江夏郡去。
    苏武是什么人呐,苏武那可是专业牧羊十几年的,怎么看都是个农牧专家,听他的准没错。
    事情还没正式敲定下来,霍善便暂且住回冠军侯府。
    有了他叔在,写奏疏这事就不用霍善自己操心了,一股脑儿交给霍光写就完事。
    怎么说服朝臣接受这项人事调动也不再霍善的烦恼范围,那是刘彻需要考虑的。
    简而言之,他只需要等消息就好!
    霍善每天开开心心去医馆找夏老头和张仲景玩耍。
    得知霍善要去江夏郡,张仲景颇为意动。
    他在长安待了这么久,都快把长安这边的常见病摸清了,温应他们也已经把伤寒学得差不多,所以他也想出去走走。
    去江夏郡的话,可是要途经南阳郡,张仲景想去看看两三百年前的南阳。
    既然做好了决定,张仲景便提前和夏老头他们商量着交接事宜。
    人张仲景是要归乡去的,夏老头等人纵使再不舍也没有强行挽留,只是抓紧时间与张仲景探讨一些自己还没彻底摸清楚的疑难医案。
    霍善已经不太需要参与这类讨论了,他正兴致勃勃地在医馆的庭院中挑瓜。
    这可是李时珍凭借着【种瓜包甜】技能种出来的东陵瓜,虽然霍善每旬都能买到特供的新鲜瓜果,可这种在瓜田里敲敲这个、敲敲那个,认真比对大小、形状、颜色,最后把最喜欢的瓜从藤上亲手扭下来的快乐,哪里是买现成甜瓜能比的!
    霍去病过来接娃的时候,还看到霍善从瓜田这边蹿到瓜田那边,笃笃笃、笃笃笃地敲得很欢。
    霍去病:?
    见到霍去病来了,霍善兴冲冲地把自己新相中的瓜徒手拧下,抱起来跑到霍去病面前献宝:“这个肯定甜!”
    自从多了霍善这么个娃,霍去病就没吃过不甜的瓜。
    不过这可是霍善亲自挑的,霍去病自然是一手接过瓜一手抱起娃,耐心地等霍善与张仲景他们话别过后才领着霍善一起回家。
    霍善把张仲景想回老家看看的事讲给霍去病听。
    霍去病本来就希望几个小老头儿能随行,虽然霍善说随时能把人请出来,但在船上大变活人还是有点太考验众人的接受能力了。
    他点头应道:“当然没问题。”
    父子俩商量了一路,都颇为期待这次的远行。
    可这个安排一传出去,朝中却炸了锅。
    一开始朝臣们都有些恍惚,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们陛下说什么来着?
    太守?四岁的太守?还是江夏这种交通要塞?
    要不是摄于刘彻的强权,恐怕不少人要当场问上一句:你脑子没事吧?!
    刘彻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都能对年老体衰的汲黯说“你就躺在床上给我震慑淮阳郡吧”
    了,让霍善这个主意多多的娃去江夏有什么问题。
    不说别的,就说端午那场竞渡有几个人能组织出来?
    比昆明池那群训练了小半年的水师有模有样多了。
    人家用的还是乡民和庄户来着。
    而且这就像是朝廷委派国相和臣属去“协助”
    藩王治理藩国那样,哪里真需要藩王来做决定,只需要委派些得力助手过去把活干了就成。
    霍善到了那边就算想纯玩都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