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医汉 > 第 170 章

第 170 章

    汉朝地方官可以通过驿站往长安递送信件,但也有些官员特别会来事,专门安排一条长安专线,不管是送给上司或者皇帝的信件或者好东西都以最快的速度直达长安。
    要不怎么活该别人升官,许多事都是于细节处见真章啊!
    你就算在基层埋头苦干,干得政绩斐然,长安那边不晓得你的努力,不知道你的存在,你这几年还是等于白干。
    像人家专门设置长安直达专线的人就不一样了,有点什么好东西就往长安送,没事也要写信嘘寒问暖一番,或者表示自己遇到点小问题希望能得到前辈的指点。
    这样坚持不懈地刷足了存在感,长安那边想忘记你都很难对吧!
    霍善当然不懂其中的门道,但他手底下有的是人懂,比如霍光就会帮他把东西都准备好,并且及时提醒他给长安那边写信。
    霍善平时话就很多,霍光一提醒,他马上就敞开了写。
    比如连着蜡烛寄过去的信,就讲述了他关于元宵灯会的宏大构想。
    虽然他在新丰县那边搞过中秋灯会,但那只是在福寿里范围内搞的,所有人家加在一起也就那么百来户。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他在西陵城搞灯会,城里城外可是有好几千户人的,到时候几千盏灯一起来,瞧着肯定壮观得很!
    虽然距离元宵灯会还隔得老远,霍善已经在心里想了百八十遍了,给刘彻他们描述起来自然也写得活灵活现。
    他对灯会的期待都快溢出纸面了!
    到时候满棚的花灯挂在那儿上,会解灯谜的有缘人就可以带走自己心仪的花灯啦!
    他们府衙的媒人们还会针对处于适婚年龄的男男女女出一批成对的花灯,要是在茫茫人海中看到提着相似花灯的少男少女可以勇敢地上去和对方说说话。
    这未尝不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有句诗叫什么来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对了,听说孝文皇帝敲定元宵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这天是祭祀太一神的重要日子,所以他们还要举办盛大的游神仪式,到时候将会敲锣打鼓舞狮子诚邀太一神来江夏郡玩耍。
    至于这些习俗起源于哪里的,霍善其实也不太清楚,反正怎么热闹怎么来就是了。
    一点都不考虑别人筹备起来是忙不忙累不累。
    常年只负责提出“我要这个”
    “我要那个”
    的霍善在信中猛吹了一通,才把信连着蜡烛一同送往长安。
    等远在长安的刘彻等人收到信,灯会的筹办流程都已经走了一大半。
    刘彻收到蜡烛,也没觉得多稀奇,毕竟他是皇帝,皇帝还不至于用不起蜡烛。
    唯一比较特别的是霍善送来的大多是白蜡烛,颜色和蜂巢中取出来的黄蜡有一定的区别。
    刘彻随手拿了根蜡烛给旁边坐着的卫青看,没旁人在,两人的坐姿都挺随意,靠得也近,卫青一伸手就能把蜡烛接过去。
    刘彻嘲笑:“这小子没见过什么好东西,
    得了几根蜡烛就往长安送(),也不嫌寒酸。
    >>
    卫青应和道:小孩子能有什么见识℡()_[((),自己觉得好的就径直送来了。”
    刘彻未置可否,心里却还挺受用。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虽然送来的东西挺普通,但也算是小孩子的一番心意。
    可等展信一读,刘彻脸上的笑容就渐渐消失了。
    这家伙居然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元宵灯会!
    你小子去了外头怎地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最关键的是,你跑那么远去玩,我连夜出发都赶不过去。
    真是岂有此理!
    刘彻对此十分愤怒。
    怎么不早点说!
    卫青道:“就算他提早说了,冬天也不好出门。”
    刘彻还是很不满,开始在心里计算举办这个灯会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算完以后他就舒坦了,乐道:“你看他这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不会把全部身家贴在江夏郡里头吧?”
    别的不说,光是这满城灯烛就耗费巨大。
    长安城这种遍地富豪与权贵的地方还好,江夏郡哪有那么多能陪着他整日豪奢的豪商巨贾?
    事实上刘彻答应把霍善放去江夏郡,也不全是因为觉得这小孩有几分神异在身上。
    这小子年纪这么小,到了地方上难免有人欺他什么都不懂事,动点不该动的心思、干点不该干的勾当。
    刘彻是要对南边动兵的,要是将来事到临头这些家伙却推三阻四不配合,扯起皮来更麻烦。
    还不如提前把这些心怀鬼胎的家伙给勾出来,找个由头把他们全收拾了。
    至于霍善这娃儿会不会真的被人欺负,那肯定是不会的。
    真要有人敢叫霍善受了委屈,霍去病那脾气还不把整个江夏郡给掀了。
    只是霍善上任这小半年,居然没生出什么乱子来,反而还有传言说他是什么“断案如神小太守”
    “妙手回春小神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