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 第89章 六月初六吃乡约

第89章 六月初六吃乡约

    反正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寻求旁边的人帮助了,不然没办法。
    其中张安就遇到一家村里最困难的人家,他们家儿子以前在煤窑上下井出意外死了,家里就剩下一个小孙子跟两个老人,日子过的很苦。
    煤矿上也没有赔多少钱,就给了点丧葬费,后面年轻的儿媳妇也改嫁了。
    张安看着有些心酸,就想着替他们把这个钱出了。
    结果这家老爷子说这种事情是大家的事情,怎么能让张安替他们拿呢,这个钱他们自己会拿。
    张安也劝老爷子,家里条件不好,这样的事就可以省省就好了。
    结果老爷子还教训张安,这个是大家集体的事情,你要是不参加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大集体的一份子。
    临走的时候,张安还想留点钱给两位老人家,但是老人家拍着张安说。
    “娃子,我们的条件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至少能吃饱饭,你不用刻意的帮我们,比我们可怜的人还有,你帮得了多少呢。”
    老爷子一番话把张安说愣了,要是换一家人,可能还希望自己多给一些吧。
    后面张安笑了笑,把手上的钱收回去,老爷爷跟老奶奶才放开他。
    但是他的心里,是打心底敬佩这两个老人家。
    长箐村里八九十户人家,张安不可能全部都认识,而且张安家还是属于长箐大河上寨的,下寨基本不常去。
    但是张安一直对他们苗族跟布依族的族语还挺好奇的,因为在长箐村里,他们没有文字记载,从老到小都是经过口口相传遗留下来。
    外面其他村子的少数民族语音有没有文字记载,张安就不知道了,反正长箐村里的这部分是没有的。
    像张安这一代的人基本都听不懂他们的话,只有张建文那一代的人,因为一起生活的时间久了,听是能听得懂,就是不会说。
    最后整整两天,才完成了这个任务。
    最后一天的时候,正好遇到下乡来的李宏斌,听说长箐村要吃乡约,他倒是很喜欢凑这个热闹,当下也说自己也想加入。
    老村长自然愿意,对于李宏斌这样的人他是非常欢迎的,说不得以后村里有需要找到他帮忙一些事情。
    最后李宏斌自己出了五十块钱,说就当自己给长箐村里出出力。
    老村长也没拒绝,给李宏斌记了个名字。
    这样的事情村里也有,很多觉得自家过的还可以的人,都会多给一些钱,大概就十块或者二十块的样子,算是为村里出一份力。
    而村里也有办法,直接在村办公室大门旁边张贴红纸,上面会写到参加的人员名单和金额。
    而这些多给钱的人,就会排在名单的最前面,用比较大的字写上他们的名字和金额,专门公示出来。
    每年都会写,每年大家都会去看。
    这笔钱的具体花在哪里,村里也会出个账单张贴,让大家清清楚楚,透明见光。
    因为这钱是给大家买吃的,基本上每年都会花完,以免出现剩余不方便退还。
    而这一顿乡约吃的伙食好不好就要看村里凑了多少钱,所以大家对这些多出钱的人还是会很客气的。
    不像后世,人前当着你的面夸你,人后背着你说你冤大头,现在大家可是真心诚意的尊重。
    但是基本上每年凑的钱出来,都够大家好好的吃上一顿,比大部分人家过年吃的都好,这才是大部分人家为什么每一年都愿意凑钱参加的原因。
    张安家里今年一家人都参加了,他个人也多给了五十块钱。
    最后名单一贴出来,他跟李宏斌两人挂在最前面。
    李宏斌是真真的享受到一次万众瞩目的感觉。
    张安倒是不在意,只是自己有条件了,村里这样的活动他乐意支持。
    五十块钱,不多不少属于正好。
    既让大家看到了你的大方,也没人说你家里抠抠搜搜。
    家里条件好了,一分不出是你的本分,但是私下会被人用来跟别的人比。
    都让你一个人把这钱出了也不行,毕竟升米恩斗米仇,今年你给了,明年呢?
    明年你不给,有些人觉得正常,有些人就会在背后说你小话。
    六月初六这一天下午,太阳落山以后,报了名的人都带着自己的碗筷来到晒场上集合。
    大家各自找关系好的人或者亲戚凑成一桌。
    张安一家跟李宏斌带着张安两个叔叔家里,正好凑了一桌。
    在上菜之前,大家自己坐在自己从家里抬过去的板凳上。
    而老村长则是拿着话筒,要先给大家把一整页好几十条的乡规民约念一遍。
    晒场上坐的人不少,光光用嘴巴说的话,后面的人一点都听不到。
    这不,老叔直接启用村里面的镇村神器,大喇叭。
    这东西一响起来,别说在晒场上的人了,就连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都可以听到。
    长长的一大页乡规民约,因为村里有不少老年人,所以念的比较慢,用了足足二十分钟才全部念完。
    村里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