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自己好好想想,你以前小的时候骑没骑过狗。”
家里的大人们比较迷信,常常教育家里的小孩,不能骑猪跟骑狗。
小时候要是骑了猪,长大结婚办酒的时候,老天会下大雪。
而骑狗的话,家里做什么大事会下大雨,不吉利。
当然了,很多大人也会用来哄小孩,为了不让小孩折腾家里的猪狗罢了。
后来这句话经常被大家用来开玩笑。
周洋还真仔细想了想,这种事虽说没什么根据,平时也不大信。
但真到了自己身上的时候,还是得思量思量。
毕竟有句话叫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绝对没骑过,那时候是想骑来着,不过被我妈抽了一顿就乖了。”
周洋这话把周围的大家都逗笑了,这里的大人都是长辈。
他们都是看着张安跟周洋这一代长大的人。
有些小时候的事情张安他们自己都忘了,这些叔叔辈的人还时不时的给提醒。
跟周洋他们聊了没多久,张安就朝着村后走去。
出了村走到岔河的时候,张安就看到了自家四爷爷。
张四爷肩上还挑着一担东西,看样子要往山里的地头去。
“四爷爷,你这挑的什么东西啊?”
张安大步向前,很快就追上了张四爷。
“昨天去榨油回来,我挑些油饼去放叶子烟。”
张四爷他们老一辈人,都不花钱买纸烟抽。
而是自己种的叶子烟,稍微种上一小块地,收了烟叶之后晒干不仅可以抽上一年。
有时候还剩下好些能拿去街上卖,换点油钱。
“爷,给我吧,我帮伱挑。”
张安趁自家四爷爷说话的时候,伸手过去接过了老人家肩上的担子。
“我自己挑得动嘞,也没有挑多少。”
在村里,跟张四爷这样年纪的人,还能挑担子上山下地的比比皆是。
一方面是身体还算健康,另外就是家里一般,所以想要多做一些。
虽然张四爷觉得没多重想要自己挑去地里,但张安撑着扁担就接了过来。
确实没有多重,两只箩筐里都是猪粪混着油饼。
看着挺多的,但也就五六十斤的重量。
“爷,今年栽了多少叶子烟呐。”
张安瞅着箩筐里这点油饼和猪粪,恐怕不够放多少地。
“今年就栽了一百来棵秧子,也没想着拿去卖,够自己抽就好咯。”
往年老爷子盘烟叶的时候,怎么都要多种两分地。
不过张安觉得少种点好,种多了烤烟的时候累人。
关键是自己抽不完,拿去镇上卖也卖不上价钱。
而且现在的年轻都喜欢花钱抽纸烟。
哪怕没钱,买上一块钱一包的娇子都不抽叶子烟。
所以老爷子们烤的叶子烟就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们看得上。
而且也是因为便宜,那些老头子才会舍得花钱买。
当然了,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烤的叶子烟劲道太大。
一般烟龄短的小年轻们,根本扛不住叶子烟的那股冲劲。
张安以前抽烟的时候就试过,刚抽上两口,就把自己焖倒了。
“你这是要打算去哪里呢?”
张四爷瞅着自家这个大孙子往山里赶,但什么都没带,以为张安是去收套子。
“听铁娃子他们说,沙地脚下那林子里石磅多得很,好些年没吃了,这嘴里馋虫有点痒,所以想去看看抓上一些,嘿嘿。”
对于张安啥也不爱,就好吃这一口,张四爷早就知道了的。
“那边哪里有什么石磅哦,这玩意儿喜欢在石头水边,所以那地方即便有,恐怕就一丁点大的崽。”
张四爷说着,给张安指了个方向。
“真想要逮大的,还得去水井冲,石磅喜欢待在有水的石头边,那地方一过去就能听到它们吵死人的声音。”
沙地那边也不过是张安自己随便说的地方,他没想过真的要去那里。
不过这会儿张安听自家四爷爷这么说,便笑着答应了。
反正都是近山,说来去水井冲还近许多,只用沿着这条河沟走就行了。
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张四爷种叶子烟的地方。
这里并不是山地,而是后山上一块岩石凸起的地方。
家里的地都要用来种粮食,张四爷可舍不得用来种叶子烟。
所以干脆在这片石头地里开出一块泥巴地,随便种上一些就行。
“你快去吧,这肥我自己上就行了。”
张安原本打算陪着自家四爷爷一起上肥。
但到了地里,张四爷就把张安赶走了。
嘴里还说着张安把不准量,待会放多了把他的叶子烟烧了。
但其实张四爷是不想让张安动手,省的猪粪把他的手弄脏。
不过张安也没跟老爷子犟下去,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