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 172.第170章 老朱:听说你少年不识愁滋味,

172.第170章 老朱:听说你少年不识愁滋味,

    第170章老朱:听说你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青楼?
    对于李清的话,只有朱标记在了心上。
    他打算趁着这几天,好好在大唐溜达溜达,看一看大唐的风土人情,体验一下大唐工业革命的好处。
    剩下的四个小子,在见过想见的人以后,便开始放飞自我,很快就和李恪混到了一起去。
    身为一个喜欢唱,跳,rap……不,是身为喜欢勾栏听曲的李恪,当即便带着四个大明亲王跑到了勾栏。
    用他的话说,这叫君子风流。
    李清也不打算管,反正到时候对比一出来,有朱标这么个奋斗逼在,这四个小伙子怕是逃不了一顿好打。
    他甚至还录下了几个视频作为铁证,上面是朱樉兄弟四个在勾栏一手搂着一个女子,在这之后是朱标点灯熬油地在伏案写作。
    有对比才有冲击力嘛,对吧?反正到时候他是看热闹的。
    李恪现在真的是活明白了,他现在每天除了玩儿,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鸡娃。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就丢给李承乾去学习政务,自己跑出去游山玩水,打打猎放放风纵纵马。
    评价是,还是老李打得轻。
    对于这位大侄子的咸鱼态度,李清倒是也不反对。不想当皇帝又不是什么坏事儿,咸鱼一点就咸鱼一点呗?
    再说李恪的性格他也真是喜欢,没事儿还能陪他一起联机打个游戏啥的,就这种爱玩又吃得开的性格,李清没理由讨厌。
    朱标足足考察了一整周,刚开始他用笔写,后来学会使用电脑之后,便开始用电脑打字。等到一周过去以后,朱家老大写了整整六万字的考察报告,而他的四个弟弟……则把整个长安城的青楼玩了个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青楼。爱上青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朱樉倚着栏杆,放声高呼着。
    这一幕,李清当然没有错过,完完整整地给录了下来,绝对没有任何掐头去尾的断章取义。
    又在大唐逗留了一周,李清觉得时候不早了,也该出发回到大明了。
    清晨的阳光轻柔而妩媚,如涟漪泛起的水波一样柔和。李秀宁慵懒地趴在床上,玉白的肌肤在阳光的映照下,像是漆了一层薄薄透光的釉。
    “姐?”
    李清伸手顺着纤腰摸去,按在李秀宁清晰凹陷的脊线上。
    “不行,都甩麻了……”李秀宁慵懒地讨饶着。
    “想什么呢……”李清伸手揉揉她的脑袋,笑着说道:“我是劝你该起床了,这都几点了,一会儿吃过早饭,还要去大明呢。”
    “噢。”李秀宁噢了一声,听语气竟然还有一点儿小失望。
    李清当然也听出姐姐的情绪,他低声问道:“我看你还有点失望?”
    “谁……唔唔……”李秀宁刚要反驳,话就被堵了回去。
    ……
    饭桌上,李秀宁气鼓鼓地看着李清,仿佛把手上的油条当成李清的肉一样,凶巴巴地咬着。
    “别光吃油条,喝点豆浆。”李清关切地给她盛了一碗豆浆。
    李秀宁看着那碗豆浆,又看看李清,神色复杂。
    “你是故意的吧!”
    “啊?怎么回事呢?”李清伸手挠挠后脑勺,在那装傻。
    李秀宁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和他一般见识。
    再说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和他讲话呢?
    此时老李也带着人大包小裹地来到了李清家中,看到二人正在吃饭,他毫不见外地凑上来,招呼着武媚娘给他上早餐。
    “我觉得小武应该改个名。”李清笑呵呵地对李世民说道。
    “叫啥?”李世民一口一个小笼包。
    “叫翠花,”李清挤挤眼睛:“翠花,上酸菜!”
    “这个笑话很冷,这个梗我接不上。”李世民继续和他的小笼包奋斗。
    他这次没带几个人,就带了长孙皇后,尉迟恭,程咬金,李治以及李明达。
    李清总觉得李哥的正宫应该是尉迟恭,怎么走到哪儿都形影不离的呢?
    对于公主府的早餐,长孙皇后也很是喜欢,并且表示以后没事儿就会来三姐这里蹭饭。
    等到睡意朦胧的李恪带着四兄弟来到公主府的时候,都已经日上三竿了。
    鉴于四小只和李恪比较投缘,所以这次也带着李恪一起前往大明。
    反正他们几个算是臭一块儿去了,了不起让李恪也去见识见识大明青……大明风华。
    ……
    洪武七年,乾清宫。
    老朱早就等得望眼欲穿了,近半个月没有好大儿在身边,可把老朱给折磨坏了。
    要不是马皇后还能陪陪他,老朱得茶饭不思。
    “爹,娘,我们回来了。”朱标还没进宫,就开始打招呼。
    “老大,老大?”正在吃饭的老朱忽然起身,顺着门口看去,果然看到了朱标。
    “爹。”朱标走过去,规规矩矩地见礼。
    “老弄这些繁文缛节。”老朱嗔怪地说道,又伸手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