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156.第156章 北海的变迁

156.第156章 北海的变迁

自身积存物资来勉强支撑。
    所以,渤海国在持续扩张数十年后,便想缓口气歇歇,整顿一番内政,发展一下凋敝落后的经济。
    要发展经济,除了继续朝齐国和北明讨要物资援助外,那不得深挖自身潜力,将所拥有的各类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外面多换些银钱和物资。
    其实,渤海国所据的地盘里,值钱的玩意还不少。据那些齐国地质勘探人员所给出的报告里,就指出境内了数条河流中都富含宝贵的砂金,地底下也埋藏着丰富多样的矿藏,山岭里还有无穷的贵重彩色装饰石头,至于漫山遍野的粗大巨木和林子里各色珍贵毛皮野兽,那更是数不胜数。
    然并卵,囿于糟糕的交通状况,这些东西却很难运出去。除了价值高、质量轻的皮毛和砂金,可以辗转通过陆路和水路,卖给齐国和北明商人外,哦,还有往来漠北的秦国商人,从而换取大量的军需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而那些众多的矿产和高大粗壮的巨木,只能继续沉睡在荒山野岭中。
    数年前,北明政府陆续投资一百五十多万银元,在镇州(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修建了一条从镇州城(今海参崴)至双城(今双城子)的铁路,让渤海国看了眼热不已。
    渤海国王僧格曾试探性地询问齐国人,可否愿意帮渤海也修一条铁路,从而将其内陆腹地联通至黑龙江或者镇州。
    齐国人只是淡淡地反问了几句,便让渤海国熄了这个心思。
    渤海国人口几何?
    财力几多?
    何能修筑一条长达数千公里的铁路?
    你渤海国,根本没有这个实力搞这么一个大工程!
    你们也不瞧瞧,渤海国境内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那么复杂,施工条件也是极为艰难,比如北海周围地区的宽阔河流、沿途陡峭的山坡,岭北(西伯利亚)东部的永久冻土层,还有一年四季的严寒酷暑,要克服这些问题,那铁路造价可不低!
    想想也是,四十多万人口散布在广袤的岭北地区,就算能凑出钱来修一条铁路,那也运不了多少人员和物资,投入产出比绝对严重失衡,仅每年的运营成本都能把你的国家财政给拖垮。
    且等等吧,待我渤海国发展数十上百年,有了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再来考虑铁路这般宏大工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