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 第103章 你观此子如何?

第103章 你观此子如何?

    第103章你观此子如何?
    卫宁为什么会懂这么多?
    这些日子闲暇看的书实在太多,知识储备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对答如流。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在后世再不济,也是知晓中国封建社会的独尊儒术、君权神授这些理念。
    这些几乎都耳熟能详。
    以前他无法将这些东西和实际窜连起来,当最近书读多了,这种感悟更加明朗,也更知晓董仲舒提出这些理念究竟多可怕。
    是的,这些理念都是董仲舒提出来的,他不过先董仲舒一步说了出来罢了。
    但这给汉武帝的冲击实在太大,所以汉武帝才会激动到失态。
    卫宁看着汉武帝,哦了一声,随口道:“最近书读的有点多,所以才有些一些浅薄的看法。”
    浅……浅薄……
    董仲舒面皮微微抽了抽,你可太谦虚了。
    汉武帝深深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你这见解可一点不浅薄。”
    他对卫宁这般回答十分满意。
    在来之前,他其实是焦虑的,忧心的,他怕这十余年荒废了卫宁的才学成长。
    可现在,他心中满满的都是骄傲和欣慰,还有浓烈的震惊!
    骄傲,是卫宁作为他的儿子,能对国事有这么深厚的见解,能站在他的角度,站在帝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天生王者之道!
    欣慰,是卫宁这些年并没有长歪,他一直对卫宁都很欣慰,更欣慰于他对未来的布局有了自信。
    只要这个苗子没有歪,他就可以着手替卫宁布局天下,布局未来!
    他对卫宁的期待,也渐渐高了起来。
    当然,此时汉武帝心中更多的恐怕还是震惊,按照卫宁的说法,他应该是从定襄回来后,才开始汲取知识的,满打满算还没有过半年。
    半年时间内,才学知识能成长到如此地步,这已经可以说是智近如妖了。当然,这与卫宁坚韧的意志和孜孜不倦的坚持息息相关,卫宁一直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
    汉武帝看着卫宁,又语重心长的问道:“那你在与朕说一说,朕的大汉,还有没有缺陷亟需改变?”
    董仲舒愣了一下,心道陛下你问的未免太深了点。
    他还是个孩子。
    能回答出刚才那两惊世骇俗的问题,已经十分了不得了,他也没治过国家,能看出大汉有什么缺陷?
    卫宁点头:“有!”
    什么?
    董仲舒微微张开嘴巴,诧异的再次将目光盯向卫宁。
    还真有?
    汉武帝好整以暇,道:“说说看。”
    卫宁蹙眉道:“说错了呢?又吼我?”
    汉武帝:“……”
    你这逆子!朕是不是欠你的!
    以前不知道卫宁是他的儿子,汉武帝每次和卫宁对话,都被噎的不行,时刻想抽他。
    现在知道他是自己的儿子后,汉武帝更想抽他!
    哪有这么和老子说话的!
    不过汉武帝忍住了,他平静的道:“朕一言九鼎,不会怪罪于你。”
    卫宁哦了一声,道:“我最近看了夏商周等祭祀郊庙礼,我认为首先需要改制。”
    “从礼仪开始改,我知晓汉朝是继承秦朝之制度和礼仪,譬如秦之历法规定十月为正旦新年,譬如秦推崇黑色,再譬如夏朝崇尚黑色,商朝崇尚白色,周朝崇尚赤色等。”
    “既然想实现君权神授的概念,那就要将这些礼仪全部合理化,以确保汉朝推翻秦朝的神权合理性。”
    唰!
    汉武帝和董仲舒双目陡然瞪大,猛地望向卫宁,眸中带着不可置信。
    <divss="contentadv">此前卫宁只是提出君权神授,但怎么去固化这一概念,从而让上下子民都承认这一说法,这就需要具体事件去支撑。
    什么具体事件?
    卫宁在给他们上课!
    一个是历史上最伟大帝国的天骄帝王,一个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按理说没有人有资格给他们上课!
    可此刻他们却不得不被卫宁征服!
    是,卫宁说的没错,要改制,不能在遵循秦朝继承秦朝的东西,所有事都要改。
    历法正朔要改,改成属于汉朝的。祭祀推崇的帝国颜色要改!
    所有的意义都是为了烘托‘君权神授’这个概念,从而达到‘愚民’的效果。
    这种事他们都知道,却都心照不宣!
    要知道西汉的建立,本质上是武力夺权的过程。
    这不可否认,就是从秦朝、从项羽手中将天下夺过来的,那就需要一个合理性。
    汉高祖刘邦身份出生太低了,他凭什么能做到天子?
    一介地痞流氓,凭什么?
    如果“君权神授”思想成立,那么高祖刘邦的地位立马就不同了,他的身份地位等都不再重要,因为他是上天“选中”的人,是“真命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