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
辛庄县城外,王高尚在营地当中,看着手下的人将小型军弩全部隐秘备好,脸上露出笑容。
之前他面对‘项羽’的奇袭,有些筹备不及。
现在他已经将自己的营地,补充的是固若金汤。
这军弩,寻常后天中期武师哪怕全力躲避,都躲避不开。
唯有后天后期以上的武师,才能堪堪躲避。
王高尚准备了二十架。
就算是他自己,面对二十架军弩齐射,都不好说能讨到益处。
这一夜,他其实有认真复盘。
他在内心当中,是认可‘项羽’的强大的。
但他不觉得‘项羽’是先天大宗师。
如果‘项羽’真是先天高手,昨天一战,就能将他们全歼。
所以,他只觉得楚长青是一个在后天巅峰浸淫数年的高手。
这种高手,仍可力敌,并非不能战胜。
当然,这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他自命不凡,且私心作祟。
王高尚自幼习武,一步步从学徒走到馆主,本身就属于天资异禀之辈,这毋庸置疑。
又恰逢乱世,遇时代动荡,民不聊生。
他能从招揽土匪、逃兵发展到现在万军的规模,可以说本就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了。
这些种种,都让王高尚觉得,一个‘项羽’,不可能挡得住他。
就算能挡住,他不拼上一把,他也不会甘心。
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权力的诱惑。
他不是没想过,在争霸的最后时期,或许会遇到先天大宗师级别高手的“拦路”。
但这一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他就不想认命。
“报——”
“王将军,根据探子来报,项羽出城了!”
“走的不紧不缓,确实是朝我军驻地而来!”
听着手下人的报信,王高尚顿时起身。
他身旁的几个亲信以及实力不弱的偏将,也都站起来,蓄势待发。
王高尚轻轻吸了口气,将胸腔里的烦闷吐出。
他的双目炯炯有神,对着身旁的偏将问道:“黄大卫还没回来吗?”
身旁偏见拱手回应:“暂未听到黄大人归来的消息。”
王高尚颔首。
虽然少一个黄大卫,相当于少了一个助力。
不过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他们也等不得了。
“随本将前去迎敌!”
早在昨晚,楚长青从王高尚的军营出来时,他就明显感觉到了,有“窥子”。
入了城,过了不等半盏茶的功夫,又有窥视感袭来。
出城的时候,已经不止四五道“偷窥”监视他的视线了。
但他仍旧走的不着急,因为本身的实力,让他有恃无恐。
不过这一幕,却看的城墙上的李秋毫、唐丰明、刘秀玉以及一众守城兵士心惊肉跳。
不怕一万还就怕个万一呢。
这么明目张胆的走向已经蓄势待发的敌营,真的没问题吗?
“这,项羽的西楚霸王名号,我听过,但昨天好歹还是奇袭,今天这样,是否过于不稳重了?”
“我相信霸王,可这样让霸王以一人之力,来对抗所有叛军,来保护我们,是不是太不厚道了些?”
“没错!县令大人,让我们出城吧!我们辛庄县的兵士,不是孬种,不怕死!”
“对!不怕死!”
“还有俺,俺也去!城破了,俺孬娃也活不成,俺愿意上去跟霸王干那些狗日勒!”
“.”
随着一人开腔,一时间城墙之上,亢奋之情高涨。
这是从叛军围城那日起,李秋毫就从未见过的景象了。
看着涨红脸的士兵、百姓,他们身上散发着狂热,不惧生死的样子。
李秋毫内心深处,也有些悸动。
谁不怕死?
但有人带头表率,有人甘愿为他们一人抵万军的时候,谁能不触动?
李秋毫脑海中响起了史书上的一句话。
‘民心一致,天下可平矣。’
李秋毫抬手,出声按捺住大家激昂的情绪。
费尽许多口舌,才让众人平静下来。
他看向城外距离敌营没远的‘项羽’,内心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早上‘项羽’主动来找他,专门告诫他切莫出兵,他或许心头血一热,真的会想和霸王一同杀敌吧?
‘项羽’临走时的话语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让李秋毫无奈,也脸皮发烫:
“别出城,我一个人没事,你们要出来了,就是送人头,我还得顾及你们。”
“老老实实在城里待着,等我回来。”
话糙理不糙,至少从昨天的表现来看,‘项羽’的话,并未说错。
“丰明,项羽是不是那个人?”刘秀玉趁着李秋毫平复民心的时候,在唐丰明耳畔悄声问道。
因为唐丰明比他率先进入后天巅峰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