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曜如今就像一艘巨轮上的掌舵者。
在前往未来的路途中,不但要时刻注意风浪与障碍,而且也不能落下可以并肩而行的伙伴。
起义军要推翻的是残酷压迫者,可不是将矛头扩大到勤劳致富的人。
林曜将起义军的行事基调拉回正确道路上后,又深入了解这一段时间的不易,比打败宋军还麻烦。
问题大同小异,基本上和林曜预料的差不多。
不是分到田地的农民不配合,在这些劳动者眼中,能将田地重新分给他们的林曜犹如再世“明君”,自然全心全意的配合起义军。
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大字不识几个,很多事情办起来很是费劲。
现实之中的困难,导致将识字班开遍整个两浙路这个目标,成为了起义军全体上下奋斗的方向。
“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很好,识字是摆脱愚昧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唤醒他们的最关键一步。这一步必须要扎实做好,才能开展我们之后的行动。”
按照林曜的想法,单独的起义军是很难成大器,在这个时代容易孤立无援,被消磨骨干成员后就会彻底消失。
必须在封建体系外,另外构建一套全新的体系,作为起义军的根基所在。
二者的直接对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在创业时期避免了那些魑魅魍魉插手其中,从而保证自下到上的同心协力。
农村负责生产和自治,给起义军提供后勤与必要的输血,成为起义军抗衡士大夫最大的底气。
而起义军则保证治下的农村不受战乱与侵害,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
与此同时,农村的全部赋税也是直接上交给起义军的后勤部。
这个部门由王语嫣率领林曜的亲卫负责监督赋税运用的整个过程,遇到不合理的,她有权进行审查。
通过这一任命,确认了王语嫣在起义军中后勤大管家的地位。
要是没有这些必要的监督,再加上农民整体上的进步,官僚与地主可能又会卷土重来。
不要去考验那些人的良心,“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道出了风雪之中冻死饿死底层人民的凄惨。
林曜回想起当初与王语嫣一同前往擂鼓山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一次小吏下乡收税的过程。
小吏肆意抬高税收数目,各种各样的加派让农民不堪重负,苦苦哀求却惨遭毒打。
除了正常规定的朝廷税收之外,这些官吏还会用各种理由巧立名目,欲壑难填的他们恨不得将农民所有劳动所得剥削掉。
还有一些之所以加派赋税,是为了以此填补各种操作导致的府库财政亏空,将伤害转嫁到农民身上。
当时林曜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从苏州一直砍到擂鼓山,还在民间混出了一个嗜血人屠的称号。
两人私下相约的场景,更是在她内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当时,她与林曜并肩而行在民间小道上。
看到了低矮破败的房屋,看到了衣衫破旧的村民,看到了抱着竹篮的妇女孩童。
那些房屋,破旧程度超乎她的想象,根本无法想象自己如果住在里面会怎么样。
那潮湿阴暗的房屋,别说在里面住,就是看一眼内心都觉得有些排斥。
当时的村民诧异的看着这对衣衫整洁、容貌不俗的贵人,惊讶他们怎么会来到这贫穷与破败的乡下?
却没有人敢上前打扰他们,林曜也没有上前连累他们。
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前走的二人的双手不经意间触碰几下。
脸皮厚的林曜完全不在意,而王语嫣脸上则带上了几分晕红。
“语嫣,‘民间疾苦’这四个字说出来简单,却重若千斤,因为每个字都出自血泪之中。”
少女浑身一颤,有些不习惯林曜这么亲切的呼唤,不过还是忍不住抬着头看向身旁这位少年。
<divss="contentadv">这时林曜没有了在曼陀山庄时的轻浮,也没有了之前一路逗她欢乐、暗恼的风趣。
在她眼中显得格外沉稳,剑眉星目的脸上增添了几分异样的魅力。
身为天龙第一才女,王语嫣当然知道民间疾苦这四个字怎么写。
但之前宅在家中的她并不知道这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是何等残酷。
“这就是民众如今的现状,他们脸上是没有显得很‘多余’的笑容。毕竟身上压着千斤担,腰都直不起来,谈何欢笑?”
“每个人不是生来就该贫穷一生的,就算不能富裕,勤劳能干的他们也不至于连饭都吃不起。
某些王朝初期或者盛世年间,他们还吃上起饱饭的。这是为什么呢?”
不等王语嫣发问,林曜有些沉重的道。
“王朝初期或者盛世,见识过底层力量的英明的君主与朝臣,明白这股力量的强大。
再加上还有着为人的最后那一点良心,对于下面的官吏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