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从红楼开始的诸天之旅 > 第225章 整合力量

第225章 整合力量

    第225章整合力量
    林曜、王语嫣为阿朱专门备了一桌酒宴,三人就坐在一起吃饭,小酌几杯,畅聊起义军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道路。
    当阿朱、王语嫣的面,林曜对她们的情报布局很是称赞。
    接着又要求她们再接再厉,多元化发展情报人员,要如罗网般无孔不入。
    收集众多的情报汇集起来,为后面的清算做好准备。
    赵庭内部有什么政治动荡,例如朝堂大臣的上台和倒台,都将意味着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驶向何方。
    林曜等于在总结成果确定方向,王语嫣微笑着看着他,阿朱也听得很认真。
    不过当林曜提到赵庭大臣的时候,阿朱想到了一条相关的情报。
    “阿曜,枢密使范纯仁乞骸骨了。”
    对于这位范仲淹的儿子,司马光之后宋庭旧党的实际领袖,阿朱当然不会遗漏他的消息。
    “范纯仁辞官了?”
    林曜觉得有些奇怪,接着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有着无线电台,起义军这边应该会很快获得信息的。
    “就在我离开许昌不久,范纯仁辞官归乡,很快就从汴京传到了许昌,整个官场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阿朱看林曜有兴趣,接着继续补充道:“不只是范纯仁,还有一些旧党的官员,也相继辞官,又或者外放了。”
    林曜点了点头,思索了一阵子。
    “看上去宋庭内部不满旧党的接连失败,换上了更激进的新党,准备重整旗鼓,击败起义军。
    范纯仁和他的党羽相继离开汴京,证明宋廷内部已经作出决定,而不是朝三暮四。
    新党一贯主张重建新军,主张各项改革,删减冗官冗兵,也就是王安石那套,根本上却换汤不换药。
    贪官污吏、地主豪强、圣人子弟,这些大山没有搬开,其它的也只是填填补补,效果差强人意。”
    王语嫣和阿朱相互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林曜沉默了一阵,思索片刻,接着又摇了摇头。
    “也不能如此绝对,应该是宋庭在外部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表态,要不然那些读书人不会放弃对赵宋皇室的压制。
    所以新旧两党难得达成一致,范纯仁极其党羽的离开,估计就是这个原因了。
    这也代表他们害怕了,害怕起义军在两浙路,江南东路,福建路的所作所为。
    如果他们什么反应都没有,那就只有话本中的书呆子。不过这些吸血抽髓样样精通的读书人,怎么可能会是小白羊。
    接下来的情报重点,就在于此。”
    王语嫣、阿朱正了正身子,神色认真。
    她们在起义军中的位高权重,一个身为情报部门的总指挥,指挥使、厂卫集一身。
    一个是负责境外工作颇为优秀的锦衣卫副指挥使,自然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
    事关起义军麾下几百万人的性命,不久将来的千古未有之王霸之业,自然不能马虎。
    “锦衣卫不要全部精力仅仅放在汴京,阿朱,请你务必以汴京为中心,向着周围扩张势力,安插眼线。
    提前开始剿灭行动,打击那些犯罪组织……对了,我听说那位年幼的赵帝要掌权了吗?”
    阿朱点头。
    “几次丢失国土,那位太皇太后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缓缓放下手中的权力,归还到赵帝手中。”
    “那就想办法多了解一下他的性情,我是很想知道一个刚刚掌权的年轻皇帝,会有什么手段。”
    林曜笑了笑。
    赵煦,宋哲宗,号称北宋最有进取意志的皇帝。
    不同于烛光斧影的宋太祖,高粱河车神宋太宗,泰山封禅终结者宋高宗,俯首称臣的宋仁宗,三次备胎宋英宗,不够持久宋神宗,这六位先辈。
    <divss="contentadv">宋哲宗熬死高氏之后,彻底掌权,开始励精图治,试图收复失去的国土。
    亲政短短七年时间率领宋军三征西夏,大破吐蕃,北拒大辽。
    攻灭青塘吐蕃政权,迫使黄头回鹘,西夏称臣纳贡,开疆拓土两千里。
    为大宋扬眉吐气,使得宋朝国力达到历代的高峰,取得了宋仁宗,宋神宗几辈子以来的梦寐以求的功业。
    唯一遗憾的是不足二十五岁就去世,天命之子宋徽宗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宋吹无论怎么都无法抹去的千古黑料。
    靖康之耻,宋帝北狩,赵金互为一家。
    自那以后,中原沦丧,金国、蒙古轮流做主,几百年后才有一个天降猛男,驱逐胡虏,恢复中原。
    其实在林曜看来,赵煦号称最有进取功绩的北宋皇帝。
    却不过是宋庭百年文人对武将压制,被赵煦这位皇帝放松了一丝脖颈的链锁。
    然后失去这个颇想作为的皇帝之后,当年的精兵猛将还没有全部死去,就被金人打入汴京,为所欲为。
    世人只记得赵宋皇朝的嫔妃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