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 > 325.第325章 查抄燕王府!

325.第325章 查抄燕王府!

前还不是无功而返,来人呐,全军出击!”
    一声令下数万唐军涌出城池向着三国联军追击而去,虽然没有追上但抵住十二万大军攻城,足以让他们彪炳史册!
    一时间成百上千的拢右官吏围上来向郭知运道喜。
    不难预见一旦拢右大捷传到朝廷,郭节度使必然更上一层楼。
    “恭喜郭节度使,贺喜郭节度使,下官给您道喜了。”
    察觉到危险解除了,李林甫从城门楼子里出来,笑眯眯的拱手道。
    郭知运哈哈一笑,朝洛阳方向抬抬手。
    “全赖陛下刁天之德和李处置使的全权帮助,本官才能打败三国联军。”
    听到这句话李林甫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
    “郭节度使,大捷至此咱们还是一起向陛下陈奏吧?”
    “李处置使请!”
    “郭节度使请!”
    …
    洛阳,大明宫大殿。
    此时的这里气氛有些严肃,不少大臣铁青脸一副愤慨模样。
    “陛下,老臣认为吐蕃背信弃义,明着和亲,背地里却联合三国攻打大唐,朝廷必须对其严厉打击!”
    李隆基停下脚步,抬起头看完了一眼张九龄,淡淡道。
    “张相以为应当如何打击?”
    “回陛下,朝廷应该立即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西域,将各部落统合起来,配合安西都护府向吐蕃正式开战!”
    李隆基并没有回应张九龄的诉求,而是看向其他几位大臣。
    “你们呢?也觉着朝廷应该派遣大军去抵抗四国联军?”
    “这…”
    众臣面面相觑,集体低下头去,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从理智上来说张九龄的办法是唯一的可行办法,一方面统合西域诸部,另一方面举国之力消灭吐蕃这个心腹大患。
    但现在看来皇帝的心思显然没有放在吐蕃上面。
    这时,一个年轻官员走出队列拱手道。
    “启奏陛下,安西四镇固若金汤,纵使四国联军袭唐也伤不了根基。”
    “反倒是国内一些诸侯,仗着麾下兵多将广金山银海,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一旦他们造起反来很有可能会重创大唐根基。”
    “所以臣以为与其把有限的军力浪费在异族身上,还不如除掉这些隐患,将来腾出手来再收拾吐蕃人。”
    望着口若悬河的年轻人,李隆基嘴角渐渐浮起一抹笑意。
    “你叫什么名字,朕怎么没见过你?”
    年轻人躬身一礼,恭恭敬敬答道。
    “回陛下,臣姓杨名国忠,今年刚刚入朝为官!”
    “原来是杨国忠。”李隆基点点头,居高临下道:“你的意思是先解决掉内部隐患,在攻打吐蕃人?”
    “回陛下,是的,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
    “好一个攘外必先安内!”李隆基龙颜大悦,坐回龙椅目视群臣道。
    “灵武节度使张说何在?”
    “臣在!”一名浓眉大眼的将军从队列里走出来。
    “朕命你立即率领三万朔方军前往拢右进行支援,不得有误!”
    “臣遵旨!”
    等到张说离开上阳宫大殿后,大理寺卿马元吉走出队列。
    “启奏陛下,日前大理寺经过审讯已经确认王文德,武继植等人涉嫌参与筹备谋反。”
    “根据他们的交代洛阳商会供奉上官婉儿,金吾卫大将军也参与了谋反。”
    话音落地,大殿轰的一声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上官婉儿已经是前朝老臣了,按理说应该淡出视线才对,没想到又牵扯到了谋反当中。
    个别心思深沉的大臣很快联想到了上官婉儿背后的燕王府,心中暗自一凛。
    难怪皇帝不愿意对付吐蕃,原来是想对范信动手了。
    一念至此,大臣们集体对视了一眼,纷纷向李隆基抱拳道。
    “陛下,范信身为燕王,本应感念恩德,却三番两次纵容属下谋反,臣等以为应该革去其王爵,追查到底!”
    面对众臣的义愤填膺,李隆基仰天长叹一声。
    “昔日朕念在范信有功于江山社稷,数次忍让范家的作为,没想到范家不思悔改变本加厉。”
    “罢了,拟旨将范信从燕王降为北疆侯,查抄洛阳商会和范家,以调查其是否涉嫌参与谋反!”
    “臣等遵旨!”
    散朝后,李隆基一甩袖袍走出大殿,直奔大理寺监狱,不料却一位身穿四爪金龙服的年轻人拦住。
    “儿臣李瑛参见父皇。”
    目光在年轻人身上打量一番,李隆基眉头稍稍皱起。
    “瑛儿,你不在东宫跟随师傅读书来这里干什么?”
    “回父皇,母后最近病体严重,儿臣希望您能过去看看她。”
    “丽妃病重了?”李隆基一怔,看向高力士,后者躬身回道。
    “回陛下,赵丽妃最近感染了风寒,确实下不了床。”
    此时的李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