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直接带人杀进宫去,逼太平母子退位!”
“我虽然不同意放虎归山,不斩草除根,但把江山社稷交给他是最好的选择。”
“等时间一到,群起而围之,就不信她太平母子还能翻起浪花。”
剩下的二十万人则由黄旗和方正各自统帅,是后期收编而来。
“好主意!”众人一起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等什么!立即通告两位大将军,让他们长安皇宫!”
数十名文武大员位坐两旁,看向首位的张说。
当众人看到孔梦凌这家伙游完永定河又去烽火台时,脸上皆是露出一丝笑意。
纷纷劝张说发起政变,逼迫太平母子退位。
张说并没有被众人的吹捧迷惑,一脸凝重道。
“陛下,最近六部衙门缺员严重,能否再配几个人?
结果与之前一样,准奏。
在前往大殿的途中,张说趁机回头看了一眼东宫的御医,后者点点头给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张阁老,您就下令吧,咱们李唐等这一天太久了!”
……
这份深情说实话她这辈子都没遇到过。
听到这番话范信眉头紧皱,眼中有着愠怒之色。
太平公主迟疑了一下幽叹道:“只有羽林卫听命于本宫,剩下的千牛卫和金吾卫来自两位妹妹的门下。”
“对朝廷不满已久,到时候一旦咱们发出号令,肯定会率领大军封锁皇宫”
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意图不明的军队有一部份拥护的是上官婉儿母子,还有一部分是拥护银珠母子。
从地上爬起来,一名得到授意的官员从队列里站出来。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下,众人彻底放心了,心中暗道看来太后母子是真不行了,连这种事都顾不过来了。
将众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里,太平公主心中冷笑连连。
“哈哈,好一个李修远,不愧是本阁看中的人才。”
望着坐在椅子上睡过去的范信,英娘站起身道。
当他看见太后脸色腊白气若游丝时,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娘的,比老夫还能吃拿索要,简直是饿死鬼投胎呀。”
“没错!范信暴行,天怒人怨,此时不恢复我大唐神器,更待何时!”
“啊,太后您怎么了?快来人呐!”
撂下密信,张说命人将其传给王朝,谭龙斌几人。
这时,英娘脚步匆匆走来,在太平公主耳旁小声嘀咕了几句。
“好,匡扶大唐江山的重任就交给诸位了。”
“太后,要不要将燕王叫醒?”
被两个女人这样看着,饶是范信脸皮厚,也不免有些不好意思。
“李修远和张伦在信中说,他们已经亲自验过大印和凭证了全都是真的。”
“在匡复大唐之前,咱们得先去泰安殿试探一番。”
“来人呐,将诸位臣公叫来!”
望着母子二人的背影,张说脸色阴沉下来,不知为什么他的心里有种发毛的感觉。
说这句话时,张说的脸上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接过信,张说直接撕开信封,快速浏览起内容。
“起来吧。”纱帐后面传来太平公主有气无力的声音。
说罢向大殿走去…
翌日,泰安大殿,百官早早来到此地等待小皇帝上朝。
“眼下最重要的是趁着范信无心总揽大权时,在一些要害衙门尽量安插我们的人。”
“只是不知是被抬着出来,还是背着出来。”
“以免惊扰了她老人家,知道吗?”英娘提醒道
“多谢大总管,老臣知道了。”
“启奏陛下,洛州官府自从整顿后,牧首一职至今空缺。”
“阁老放心,两位将军当年都受过李隆基陛下的恩惠,被收编后一直得不到重视。”
“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李隆基还没除掉就要内斗,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夫君,你说什么!”太平公主霍然起身凤目死死盯着范信,颤声道。
“这个孔梦凌真没看出来,当文官时一副清廉似水,勤勤恳恳的模样。”
“夫君能这么快赶回来,他这是几乎没睡啊。”
自从狄仁杰治病修养,张说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人。
来到寝宫,张说深吸一口气,双手高举跪倒在地。
他感觉太后好像笑了一下。
“太后,老臣听闻你卧病在床,特意在沧州请来一位叫喜来乐的神医给您瞧瞧,不知您意下如何?”
继而放声大笑,压在心中数日的疑云瞬间消散了。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既然这帮蠢货自寻死路,那么就给他们好了
目光在英娘的身上溜了一眼,张说略显沉重的说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又是月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