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国崛起1980 > 第 32 章 三章合一

第 32 章 三章合一

出来:“我想鼓励职工以及子弟读书,上大学。”
    上次她在书店,她跟向学的张美义说肯定有,但那会儿燎原厂刚刚能发上工资,账面上一共几千块钱,根本没有余力做这些。
    但现在不同了,他们有这个条件了。
    许如意说:“我已经打了报告,跟市局要毕业生。不过我认为得两手抓,咱们厂自己的职工和子弟,也得有进步的渠道。”
    “就跟当年厂里定向培养我一样。我知道很多厂子都有自己的职工大学,咱们现在还没这个条件,我就想办两种补习班。”
    郭培生已经听进去了:“哪两种?”
    “一种是普通的夜校,面对职工和子弟的,想要考大学的,鼓励他们考出去,学的都是语文数学化学这些。
    一种是速成补习班,面对现有职工的,分两部分,一部分学的是销售管理会计这些,一部分是焊工、铣工等职业技术,都要请大学的老师来上课。”
    “大学考上了,就给奖学金。速成补习班每期优秀毕业生,会计管理这方面的,就分配到各厂的相应岗位上工作,焊工铣工这些,在厂里设置技工等级,跟行政等级挂钩,按级别发工资,计入考核。”
    郭培生都蒙了:“怎么个挂钩法?”
    许如意简单举了个例子:“譬如中级技工对应科长,高级技工对应副厂长,工资标准要一样。”
    其实许如意这说的就是后世的走行政和技术两条路线,郭培生也听出了这样做的好处。
    最了解燎原厂的,肯定是本厂的职工,这样培训上岗,快速地解决了他们缺乏人才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让职工有希望。
    这年头工人和干部是有身份区别的,工资也不一样。
    以工代干这种事,向来机会都很少,而许如意这个培训,等于人为填平了这个沟壑,就敞开了机会,告诉大家:这是透明的。
    你能当干部就当干部,愿意当工人就当工人,都能挣钱。
    想都知道,厂子里会积极成什么样?
    就是夜校这事儿,郭培生问许如意:“也是跟你一样定向培养吗?”
    许如意摇头:“定向培养限制太大了,就是资助,他们想飞多高飞多高,回不回来都行。”
    郭培生还是很守旧的,“能考出去的都是人才啊。”
    可不是吗?许如意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她毕业成绩那么好,如果不是定向培养,怎么可能回要倒闭的燎原厂?
    许如意却劝他:“厂长,想留下的自然会回来,不想留下的,怎么也留不住。而且我们种好梧桐树,什么样的凤凰引不来呢。您想想,几十年后到时候,燎原厂子弟满世界开花,您骄傲吗?”
    郭培生可从来没想过几十年后的事儿,他一向是闷头干活的人,可被许如意一提,想到那会儿燎原厂不知道做的有没有省里的钢铁厂这么大,他们的职工不缺钱,孩子们都有出息,怎么能不欣慰呢。
    终于点了头。
    培训这事儿,许如意只是拿出了大致方向,细化还是由办公室来,邬汇雍的速度快得很,很快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定了后,发了通知。
    一时间,燎原厂这边都沸腾起来,那个夜校,除了张美义和了了几个人,职工们反应倒是一般,可子弟也可以读啊!
    那不就是说,想考大学的孩子们,都可以免费补习,还给书本费?这年头还没计划生育,谁家没几个孩子啊!
    但凡有孩子上学的,直接说:“正好我还不知道怎么帮她,以后就让她来夜校读书。”
    至于培训更是让人心动,岂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拿高工资?
    厂里的年轻人和老人则就分了两个阵营,老人们都觉得自己岁数大了,那些新奇的玩意学不了,可专业技术能提高啊,没看上面说的吗?评上了厂里的中级技工,等于科长呢,谁不想多挣点。
    年轻人更激动,燎原厂要扩大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办公室、财务和供销科都是好地方,肯定缺人,谁不想坐办公室?
    那就学呗。
    别说不行,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更何况,本来大家还担心,厂子突然变得这么大,他们这些老人会不会被淘汰,如今许如意告诉他们:不会,你们只要努力,就能更上一层楼。
    一时间,厂子里白天干工作,夜里搞学习,用张红的话说——“俺们一家到了晚上都看书,不知
    道的,还以为俺家都是文化人哩!”
    连邬汇雍都来笑着跟许如意喊忙:“哎呀,这些人也真是的,一说报名哗啦啦全过来了。你看看!”
    许如意低头一看,好家伙,夜校本厂职工包括张美义在内报了十五名,可孩子们报了47名,显然是个大班级。
    至于培训班,管理会计这些,报了82名,焊工这些技工更多,报了142名。
    整个厂子大部分都动起来了。
    居然上面还有邬汇雍他们的名字,用邬汇雍的话说:“你不说老师都是专门搞这个的吗?咱是社会大学,也上上正统大学的课!”
    在轰轰烈烈的学习氛围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