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公司产生的利润又能反过来抚育洪兴。
蒋天恩敲了敲桌面。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也算是替吉米解了围。
“甘总,关于文艺公司有些事不适合会上讨论,你来的晚,吉米跨海剥离这个想法早在几个月前我就同意了,这件事就不用在会上讨论了。”
见自家老板都发话了,作为一个合格的ceo,甘国庆没理由和老板对着干,当即点头道:“好,那这个议题过掉!吉米总请你阐述下新电影公司发展方向。”
“好的,诸位关于电影公司发展方向我的想法是.”
在他的理解里,现在整个香江电影市场已经严重饱和,制片的成本随着明星身价提高而成本暴增。明星片酬占据了整部影片大半制作成本。
但本土影业依然秉承着小成本制作的想法,既然明星成本高昂就只能从制作上节省。
导致除了头部几家影视公司还能保持一定水准,其余的片子基本是屎尿屁,质量内容已经完全落入下乘。
彼时本港最大电影市场不是本地而是外埠,在湾湾。
但随着对方政策偏向例如采用国片制作辅导金制度扶持本土影视公司,减少外来尤其是本港电影的引进与投资。
再加上米国好莱坞全球入侵,本土的片商在内容和画质上均受到来自工业电影的降维打击。
在市场及资金双向收窄下。
可以预见港片的未来一定是要没落的。
而吉米提出的改革意见就是吸收好莱坞的长处发挥本港的优势。
首先导演将不是权利最大的,反而是制片人。
拍片不能在随心所欲,而是要有标准的流程。
加大新生代练习生投入,以减少对某一位头部明星的依靠等等。
吉米干净利索的脱稿阐述让在场的人无不点头,尤其是他对于香江市场独到的看法尤为让人耳目一新。
以上的制度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要按部就班的去执行。
………………
至于现在手上的产品。
现在共有二部片子到了后期阶段,据内部试映大家对成片评分很好。
一部片子正在立项中。
以上吉米说的总结下来就是在发挥本港高效率的优势下全面学习好莱坞编辑制度和制片制度。
加大新人梯队建设和数字特效的摸索。
独到的见解与解决方式,终于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当他汇报完毕后全场响起掌声!就连甘国庆也点头给予认可。
以上就是八家公司今年的战略定策。
蒋天恩只负责掌舵,具体的业务执行当然让下面的人去干喽,由甘国庆把关考核。
从而让自己从日常管理中抽身。
说完了工作,作为老板当然要给大家竖立个胡萝卜。
当下蒋天恩表示,如果各子公司能完成利润指标,年底将拿出总利润的5%出来当作奖金激励!
不要小看这个5个点。
就拿报业集团做例子,全年利润预估在10亿港币,加上印刷厂一共拥有320名员工,5000万的奖金几乎能让每人能分到15万的奖金。
再加上每月的薪水,平均下来几乎人人薪水超2万,这在整个香江来说都是属于高薪之列。
如果是亚洲龙完成了利润指标那就了不得了,它们子公司人最少,上下加起来才三十几个!到时候估计钱都会数抽筋。
当然高管还有虚拟股权分红,以上都建立在完成利润指标之上。
老板宣布的激励政策直接引爆全场!
香江到现在还没发现哪家老板的这么大方过。
基本上普通的企业生态环境是。加班无人工,年底无休息,薪水从不涨。
现在蒋氏集团的人事部每天电话都已经被打爆了,再将这个激励政策通宣出去。
可以预见会有多少人才精英来报名!
其实现在蒋氏集团已经有卷的苗头了,应聘人一多,就从学历上、资历上、以往业绩上开始严格要求。
就连一些老外也忍不住诱惑尝试应聘。
可惜蒋天恩下了死命令,对于白人尤其是印度族裔的除非是科研型人才,管理类一概不要!
毕竟在另一个时间线的后世,有些华夏跨国大企业有多少内部机密就是这帮人给泄露的。
比如某兴在米国分公司的白人管理层就出现过集体出卖公司机密的情况。
某米在印度的分公司管理层吃着碗里砸着锅,背地里勾结当地政府制造一些如逃税、歧视员工莫须有的问题,产生巨额罚款。让企业出现巨大损失。
给这些人在高的待遇也是喂白眼狼。
自集团资产重组后,八家子公司各司其职,在激励和考核政策下严格按照老板制定的年度战略前进。
集团有甘国庆看着,也不怕公司偏离轨道。
而蒋天恩每日在董事长办公室喝喝茶,偶尔与苏娜、蓝妮探讨人生,好不惬意。
这一天,当他正在将苏娜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