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两界:从扮演雷部正神开始 > 139.第139章 兵马

139.第139章 兵马

进度有快有慢,但都即将完成既定的任务目标。
    作为前两批一四十四名箓生的领头人,李俭仁必须在各方面让自己配得上领头人的角色,不给神使李灵素丢脸。
    “地推”工作进度,以李俭仁所领这一组最快,已经进入了最后一个村子。
    大半天的忙碌过后,最后一个村子的“地推”工作顺利结束。
    李俭仁婉拒了村民们的挽留,领着十一名箓生离开村子,往丹阴县城的方向行去。
    走在路上,李俭仁面露沉思之色,眉头紧紧皱起。
    胡不屈瞧出异样,疑惑问道:“俭仁哥,你在想什么呢?是我们有哪些地方没做好吗?”
    另外十名箓生闻言,也纷纷将注意力放到李俭仁身上,想要听听李俭仁到底在愁思什么事情。
    李俭仁松开眉头,沉声说道:“大家做得都很好,我在想别的事。”
    “什么事啊,俭仁哥?说出来大家一块儿想想,那个词叫什么来着,集思广益嘛。”
    胡不屈挠挠头,很是艰难地才从肚子里掏出上次从说书先生那里听来的词汇。
    “嗯,说的有道理,集思广益。”
    李俭仁点点头,很是赞同胡不屈的建议。
    胡不屈咧嘴一笑,为自己的建议被采纳而感到高兴。
    另外十名箓生更加打起精神,等着李俭仁的讲述。
    李俭仁也不耽搁,直接说道:“我在想啊,我们一百四十四名箓生分成十二组,在丹阴、桃山、浮黎三县境内宣扬天尊神名,进展非常顺利,这是好事。但是,下一步呢?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已经知晓天尊神名的人更加虔诚信奉天尊,让更多的人知晓天尊神名。”
    这个问题一经抛出,立即就使得胡不屈在内的十一名箓生陷入沉思。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关系到箓生们何去何从,以及天尊大业。
    由不得箓生们不严肃思考,慎重发言。
    一时间,气氛变得凝重起来,静悄悄赶路。
    似乎空气都有些黏稠。
    胡不屈眼珠子一转,率先开口,笑道:“俭仁哥,我认为这件事,神使肯定有所考虑的吧。我们听神使指挥就是了,神使让我们做啥,就老老实实做啥。没必要想那么多。”
    李俭仁闻言,斜睨胡不屈一眼,啧了一声,感慨道:“胡不屈啊胡不屈,当初那个敢和我大伯顶嘴的胡不屈哪去了?你肚子里装的是什么花花肠子,我还不知道?你可不是老实人!”
    “嘿,俭仁哥,伱这就说得不对了。我胡不屈不老实,还有谁老实?”
    胡不屈当即就不开心了,叫嚷起来,十分委屈的样子。
    李俭仁没有出声回应,只是挑了挑眉。
    另外十名箓生却纷纷发出笑声,奚落起叫屈的胡不屈来。
    简短的玩笑过后,箓生们恢复正经,重新思考起李俭仁提出的问题。
    只是氛围,不像李俭仁刚说出问题以后那么凝重。
    胡不屈的目的达成,便不再耍宝,而是顺势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俭仁哥,我认为下一步可以先做三件事。”
    “哪三件事?”
    “第一件,修庙。”
    “修庙?”
    “对,修庙。就像我们在丹江南岸修的那座供奉天尊的神庙一样,号召三县乃至更多地方的村民们修建供奉天尊的神庙。”
    “那岂不是会像那些迫害村民们的恶神一样了吗?按县令的话说,就是劳民伤财,不得人心。”
    “俭仁哥,我有句可能不大合适的话,不知该说还是不该说。”
    “说呗。”
    “那我就说了?”
    “说啊,磨磨蹭蹭的干啥呢?”
    “俭仁哥,我观察了,其实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座庙,只不过以前供奉的,都是那些迫害村民们的恶神。如果不想劳民伤财,完全可以改建嘛。”
    “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修丹江南岸那座庙,用的材料,也是大部分从以前的庙里拆下来的。天尊也没有因为此事有所不悦,想来也能接受改建。不过还是得先请神使向天尊禀报,得到同意,才能去做。”
    “俭仁哥想的就是更加稳妥。”
    “行了,别拍马屁。三件事,这才一件,还有两件呢?”
    “这第二件和第三件嘛,其实是连带在一起的。”
    “说。”
    “有庙,就得有庙祝。我觉得,若是神使以后会从各个村子选人授箓,倒是可以给各个村子各间庙派一两名箓生,担任庙祝。这样的话,平时能继续宣扬天尊神名与慈悲,也可以起到保护村民的作用。”
    胡不屈说完,就闭口不言,等待着李俭仁的答复。
    李俭仁沉思一会儿,做了个总结:“三件事,修庙、授箓、派遣箓生担任庙祝。”
    胡不屈点点头。
    李俭仁继续说道:“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有一定道理。这样,等回到丹阴县城,我就将你的想法汇报给神使,看神使如何定夺。”
    撂下这句话,李俭仁便没了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