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早跟着上位做事的人,韩国公李善长,这点觉悟应该是有的……
……
“哈哈,二姑父!
这次的事儿,做的是真痛快!
江阴侯吴良,性格可是有些霸道,不是个吃亏的主。
从明月楼那里被压下了风头,到后面他又弄出琉璃来做事情,就能看得出来。
这人挺记仇的。
我听人说,吴良这几日那可是得意的很。
走路带风,请了一些人到他府上去吃酒了。
言辞之间,对灵犀阁,对咱们两个可有些不客气。
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
觉得咱们这边,绝对没有办法对付他。
结果二姑父你这里的琉璃,往灵犀阁那里一放,直接就将这狗东西给整的,再说不出什么话来。
听说吴良这狗东西,最近几天都在家里面窝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
有人前去拜访他,他都生病,不见人了。
哈哈,这狗东西的脸,都被二姑父咱们给打肿了!
想想就让人觉得解气!”
双水村这里,李景隆望着梅殷乐呵呵的说道,整个人神采飞扬,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好。
梅殷的听到了李景隆所说的这些话后,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这等情景,想想也确实有趣。
梅殷不是一个喜欢惹事的人,可不惹事,并不代表着就怕事。
有人若是招惹到他的头上来了。
那他这边自然不会太客气。
“不过二姑父,吴良这狗东西,一向嚣张跋扈惯了。
这次吃了个这么大的亏,只怕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接下来,弄不好就会做出一些事情来。
还是需要小心防着一些。”
不过说是这么说,李景隆倒也没有太把吴良给看得太重。
别人怕他吴良一门双侯,他不怕。
他家可是一门双国公,靠山硬的很!
吴良的吴家,和他们家比起来,还差得远!
当然,更重要的是,上一次二姑父就海禁以及市舶司的事,对舅爷死谏的时候,李景隆就在这里站着。
将这些都给收入眼中。
这事儿自然不是冲着吴良去的,但是这吴祯吴良兄弟二人,在海禁,关闭市舶司的事情里,都脱不了干系。
从舅爷当时的反应,就能看得出来,这兄弟二人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依照舅爷的性格,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这时候之所以他们还没事儿,那是因为舅爷还没有对他们动手,有着一些别方面的考虑。
今后一定会给他们算账。
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所以从这上面来算,这吴良其实已经差不多是一个死人了,没什么威胁。
李景隆和梅殷在这里说了一些话后离去。
而梅殷则站在猪圈边上,去看猪圈里的老母猪。
此时圈里面的老母猪,肚子已经大起来了。
再过上几个月,老母猪就要生崽子了。
第一批荣昌猪就能新鲜出炉。
梅殷到现在还记得,之前曾有官府的人来,说要对村里的养猪进行排名。
谁养的猪不好,最后都是要加倍服劳役。
不知道这个比拼还算不算数。
梅殷又岂能看不出来,这事儿绝对是朱元璋安排下的。
本身就是针对着自己而来。
依照自己所获得的养猪知识,还有这荣昌猪的种子。
接下来输的肯定不是自己。
老朱的打算,肯定会落空。
到那时,看到了自己这边养出来的,很是肥硕,比现在的猪足足能大上一圈的荣昌猪。
朱元璋也不知会是一个什么心情。
想来心情多少是有些酸爽的。
如此一想,梅殷倒是有些想要时间过得快一些,赶紧来到那一天。
当然,他作为朱元璋的女婿,那肯定不是为了看自己的老丈人,被震惊的目瞪口呆,酸爽无比的样子。
他可是一个孝顺的人,才不会干这种事。
他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老丈人送一份惊喜,仅此而已。
绝对没有更多的想法。
真的!!
把猪喂好,梅殷又一次下了地。
红薯长得更加旺盛了,也不知道是地里第一次种红薯的原因。
还是说系统所奖励的红薯秧苗,本身就是品质极好的那种。
反正长得是很旺盛。
且一些接触地面的红薯藤上,也生了根。
看看这红薯藤的长度,梅殷觉得自己这边,已经可以用红薯藤来种出更多的红薯了。
不过在这样做之前,他这里需要有一定的正当理由,来做这件事儿,才能使得其比较合情合理。
不至于太过于突兀,引起别人的怀疑。
合情合理的理由,梅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