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开口道:“让朱允熞和他一起,到凤阳老家去守祖陵吧!”
“朱允熙怎么办?”
大皇子朱高炽出声询问。
这个时候,朱高炽已经从北平来到了应天府城。
朱棣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就让他和吕氏留下,让他二人守东陵吧!
大哥的陵寝,也需要有后人驻守。
时常扫墓。
他年纪小,就不让他去凤阳那边了,留在我大哥陵寝这里好了。”
说完之后,朱棣叹了口气。摆了摆手。
显得很是疲惫。
“去吧,就这样安排吧……”
朱高炽闻言,躬身领命而走。
只留下朱棣,背负着双手,背对着门,看着面前的墙壁,久久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朱元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心情同样也变得有些沉重了。
很多事情,处置起来其实很简单,按照规矩来,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可是,一旦在里面掺杂了亲情,那很多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复杂。
处置起来让人纠结。
似乎不管怎么做,都是错的。
总是不完美。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老四能够做到这一步,还算挺不错。
毕竟别管怎么说,他都是属于把江山,从标儿的这一支给夺走了。
肯定要防着今后会有什么人,借助标儿儿子的名义,来进行造反。
标儿这几个儿子,想要逍遥的过日子,根本不可能。
不过目前的这个局面,倒也还算能够让人接受。
能让老四消除一些担忧,和一些危险。
免得大明今后,再因此而出现什么波澜。
同时,也算是给了标儿的这些孩子们,一个不错的生活。
没有赶尽杀绝……
朱元璋如此想着,很快便又有新的画面浮现出来……
“……二妹,你给二妹夫去封信,让他回来吧。
别带兵在那里坚持了。
如今一切事情尘埃已定,他再坚持又有什么意义?
再说朱允炆登基之后,都做了什么事,二妹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把咱父皇弄的大好河山,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这样的人,真不值得为他卖命!”
朱棣在那里和宁国公主说着话,进行劝解。
朱元璋看到了这一幕后,才忽地惊觉,原来梅殷这个混账东西,竟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投降。
还带兵在淮安那边驻守!
梅殷这个混账东西,真够可以的!
都到了这一步,竟然还没和老四妥协。
这混账做事,当真令人意想不到!
如果不是通过观看老四的未来,看到梅殷人生。
他是真没想到,梅殷在这大是大非上面,没有一点含糊,竟如此的有坚持!
“陛下……这事儿只怕有些不太好做,夫君他性格执拗。
况且也是父皇临终之时,给他的交代,说让他辅佐允炆。
他这是在执行父皇的命令。
想要让他改变,只怕不太容易。”
宁国公主出声说道。
朱元璋在听到了自己家的女儿所说的话后,心头又是不由得跳了跳。
竟是自己给梅殷这混账,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做出了这样的交代?
他这般坚持,并不是因为朱允炆有多好,而是因为自己临终前对他的嘱托?
这……
朱元璋的心情,变得更加的不平静了。
这个混账,平时的看到自己就逮着自己死谏。
把自己气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十分不尊重自己这个老丈人。
哪能想到,在关键时刻,面对大是大非时,这混账竟能把自己的话,给牢牢的记在心里。
如今老四已经取得了天下,坐稳了皇位,登基称帝。
多少在此之前,进行抗争的人,都已经不再做斗争,认同了老四这个皇帝。
梅殷这个混账东西,还在那里坚持。
仅仅只是因为自己对他的嘱托……
朱元璋心潮起伏,梅殷这混账,竟然比许许多多的人都要更加的好!
当下朱元璋就决定,自己接下来要抽空到双水村那边,去见见梅殷这个混账东西。
今后再面对这混账时,自己的态度,或许也可以发生一些转变……
画面之中,听到宁国公主称呼自己为陛下,朱棣的眼中当中,闪过了一抹复杂的神色。
“二妹。”
他出声喊道。
“你还是给他去封信吧。
别让二妹夫继续这样做了。
不然会闹的很难看,对谁都不好。
咱们是正儿八经的亲戚,一家人。”
听了朱棣如此说,好一会儿,宁国公主才答应,去封信试一试……
朱元璋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