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婆子的絮叨声中,小夏捧着碗飞快地回到家中。
本以为自己够快了,没想到阿致已经带着鱼回来了,甚至还有一包擀好的面。
“哪来的?”段清秋也感到无比惊讶。
鱼还能说是河里捞的,可这面……
“村长家的,他的大女婿在镇子上就是做面条生意的,我见过一次,据说还不错,正好买来尝尝,至于鱼,我昨天看到有人给他送了一盆,咱们拿一条而已,不会有什么意见。”
段家三姐弟均惊呆了。
厉害啊,别人都是给徐大丰送东西,他居然敢一大早的去拿,啥时候关系处得这么好了?!
“没什么,只是之前,我帮他润色过一份文书,让他在第十一届优秀村长大赛中进入了决赛环节而已。”
小夏和小冬:“原来如此。”
段清秋:这地方居然还有这种比赛?!
闲聊间,鱼汤已经做好了。
奶白奶白的,咸鲜得很。
滤掉煮得酥烂的鱼刺,将汤搁在灭掉火的小炉子上温着,接下来就是下面条。
村长女婿家怪不得能以这行为生,这面条与普通的手擀面完全不同,更接近现代的跳跳面。
比起传统的手擀面更薄,粗中有细,柔滑又不失筋道。
“不要煮得太久,稍微硬一点,多激几次凉水。”
段清秋一边指挥着妹妹,一边开始调料。
自从昨天买了大酱,她就念着这一口了。
光是闻着味儿,就知道味道不会差。
半勺大酱,一勺荤油,再添上少许的寻常佐料。
“姐,面好了,就直接搁到碗里?”小夏抻着漏勺,迟迟不敢动作。
“对。”她肯定点头。
“既没汤也没卤子,这可怎么吃啊……”话虽念叨着,还是照办了。
面条子一滚进碗里,段清秋抄起筷子就开始快速搅拌。
没一会儿,每根面条皆被酱色和油花包裹。
小夏尝了口,瞠圆了眼,二话不说,继续开始盛面条。
这反应,剩下的两人也不用问了,只管等着吃。
第二碗出炉后,段清秋用干净的筷子拌均匀了,连同着一罐子鱼汤,一起放进了篮子里,然后交给小冬。
“给江家送去,让他们赶紧趁热吃。”
“好!”
江家。
“这面是用荤油拌的,大姐说,请你们尝尝,一定要现在就吃哦!”
江老爷子笑呵呵的:“冬娃子真乖,越长越俊了,等着,爷爷给你拿饼子吃。”
“不用啦,我先走了。”
小少年一溜烟跑了,他还急着回家吃属于自己的那份呢。
如今阿致哥哥回来了,好消息是,吃饭的时候有人抢了,抢着吃果然更香。
坏消息是,吃饭的时候有人抢了,一不留意好东西可能就没了!
小冬一走,江婆子揭开了盖碗。
众人顿时闻着味儿聚拢过来,连刚从地里回来的老大和老二都忍不住凑近了看。
“这什么啊?”
“一碗面?”
“挺香的哎……”
江婆子起初没当回事,甚至想自个儿扒拉着吃了,但见大伙儿都眼巴巴的盯着,只能拿来几只小碗。
面其实给得挺多,但江家人更多,分完后每人只能得到一点。
“尝尝吧,都尝尝,瞧你们这一个个没出息的样子,又不是啥好东西,不就碗面条子么……唔,这、这面……”
“好香呀!”
“看起来没汤没卤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干巴。”
“每根面条都有味道,虽然是素的,却比红烧肉还过瘾呢!”
听着儿女们你一句我一句的称赞,江婆子心里面有点不是滋味,咕哝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加了那么多荤油,能不香不好吃么,是个人都会做。”
几小口很快就没了,所有人都意犹未尽,恰巧听到最后一句,小儿子立马说:“娘,咱们也做吧?”
江婆子当即怒了,碗一收,怒道:“去去去,一天天尽想美事儿,段二家是没长辈在,所以不会过日子,你们想这么浪费,除非等我死了!”
段清秋并不知自己好心送去的干拌面惹出了怎样的风波,她一口鱼汤一口面,只觉得获得了久违的幸福感。
作为一名曾经的南方人,早饭,就该是这个味!
缺失的人口回归后,段家上下又充满了干劲儿。
前往青柞县的路上,小冬差点没把脚踏子给蹬冒烟了,气喘吁吁却还在傻笑。
猛地,他想到什么,问道:“姐,你说那个姓赵的人家,会不会买卖不成,干脆来强抢啊?”
“你们这儿……咳,我的意思,县里面,能这么藐视王法吗?”
“通常来说当然不能,但有钱人家总有特别的手段,我曾听村里的大婶大娘们说过,那些员外和富商都养着身强力壮的家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