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人数确实占据劣势,防御可以有效的弥补双方兵力的差距。
但是,如果只进行防守的话,又会使的起义军失去主动权,到时候,拉多姆方面,是围困巴尔达伊城,还是进攻巴尔达伊城。
都是对方说了算。
毕竟,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外出迎击,确实也是一个好选择,但是就像反对方担心的那样。
起义军兵力不足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则是,起义军没有骑兵部队。
没有骑兵部队意味着起义军没有一支机动部队可以用来随时弥补防线上的缺口。
这是非常致命的。
而且野战的话,恰恰可以发挥对方人数多的优势。
但是,如果真的可以把拉多姆方面的敌军堵在巴尔达伊城外围,那么起义军便可以继续增加人数和物资补给。
同时,主动出击,还可以保证飞凤山的安全。
起义军用来和亚人交易的武器,都是从飞凤山运过来的,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少。
如果拉多姆方面的敌军,以少数兵力拖住巴尔达伊城的起义军,然后以主力军队,进攻飞凤山。
万一攻陷飞凤山,那么起义军的武器装备来源便是彻底没了。
而如今,这两个选择摆在了赵思泽面前,任何一个选择都关乎着起义军上上下下几万人的生死。
这让赵思泽感到十分压力山大啊。
就在赵思泽犹豫不决的时候,舒楠再次送来了一封信。
这次送来的信,只有一句话。
“坚守巴尔达伊城,飞凤山交给她。”
虽然舒楠的信里没有多说什么,但是,赵思泽却知道,自己一应该怎么办了。
那便是坚守巴尔达伊城。
“好了,大家不要争了,我决定,坚守巴尔达伊城。”
起义军其他人员见赵思泽宣布了他的选择,纷纷表示同意。
而决定了作战方针的起义军,也开始了准备。
首先是疏散巴尔达伊城外的的居民。
把城外的东陆人都收拢进巴尔达伊城。
接着是坚壁清野。
赵思泽下令,在巴尔达伊城外的房子一间都不能留给拉多姆方面的敌军人。
不单单是房子,赵思泽还要求,巴尔达伊城周边五里范围内的树木都放火烧掉。
同时,在拉多姆方面的敌军抵达之前,尽可能的为巴尔达伊城囤积物资。
所以,接下来,兵工厂将开始全力运转,以生产大量的武器装备。
为此,赵思泽花费了自己剩下的三分之二的魔兽晶核。
为得是让起义军拥有足够的物资,来打这场仗。
而接下来便是兵力分配的问题。
赵思泽的想法是,巴尔达伊城留五千人作为守军,其中老起义军人员两千五百人。
剩下的三千多人,都守卫飞凤山。
……
就在起义军方面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的时候。
由阿尔弗雷德大公率领的三万南境军,正浩浩荡荡的向巴尔达伊城前进。
这次,阿尔弗雷德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
将南境压箱底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所有参战人员,不管是贵族私军,还是征召的民兵,大多数人都获得了统一的武器配备。
阿尔弗雷德更是把南境大甲胄库存彻底掏空,让三万人的披甲率,达到了五成。
虽然说,大多数的甲胄都是皮甲,木甲,但是,一万五千披甲士兵,依然是一个大手笔。
“报,大公,巴尔达伊城的人正在烧毁城外的房屋和树林。”
“好,我知道了。”
果然如此啊!
对于起义军烧毁房屋和树林的举措,阿尔弗雷德早就有预料了。
所以,阿尔弗雷德早有准备。
此次进攻巴尔达伊城之前,阿尔弗雷德便集中了大批的工匠,建造了需要的攻城器械。
虽然说,携带这些攻城器械,会导致大军行动缓慢。
但是,拉多姆距离巴尔达伊不过一百多里。
就算被攻城器械拖慢了速度,十天时间,也足够抵达巴尔达伊城了。
而为了防止对方的突袭和埋伏,自己早就把大量的骑兵撒了出去,用来作为斥候使用。
对方想埋伏自己,根本没有可能。
就这样,阿尔弗雷德率领着三万人,缓慢的移动到了巴尔达伊城下。
看着眼前的巴尔达伊城,阿尔弗雷德一把抓过弗雷德里克。
“你踏马的不是说巴尔达伊城的城墙只有六米高吗?可为什么我看 巴尔达伊城的城墙,起码有八米高,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弗雷德里克看着明显高了一截的巴尔达伊城城墙,他也是懵逼的。
因为他明明记得,巴尔达伊城的城墙只有六米啊。
可问题是,现在,巴尔达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