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有一座超级兵工厂 > 第116章 实验

第116章 实验

    兵工厂升到三级以后,给贏骞的奖励是五百吨多年生水稻种子。
    按照常理来说,水稻其实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但是,凡事并没有绝对。
    贏骞记得,在他成为导体之前,华夏的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多年生水稻。
    所谓的多年生水稻,顾名思义,便是种一次可以连续收割二次、三次,甚至两年、三年乃至更多年份,以实现多年生长的水稻。
    兵工厂奖励给贏骞的多年生水稻种子,可以连续生长二十年。
    也就是说,可以播种一次,剩下的十九年便不需要播种了。
    说简单一点,便是让水稻变得和韭菜一样,就算收割过一次以后,还是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再长出新的稻谷。
    而根据贏骞当初看过的某个视频,多年生水稻已经可以连续收割五年了。
    要说这多年生水稻,那好处可是多的很,首先便是种植多年生水稻,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和人力。
    种植多年生水稻,每季可以节省大约百分之五十八点一的劳动力和四十九点二的成本。
    因为多年生水稻,只需要在刚刚种植的时间,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等多年生水稻完成播种以后,农民就不需要在第二年,再次买种、育秧、犁田耙田、栽秧等生产环节。
    另外,多年生水稻对于稻田的土壤养分也比一年生稻田保留得更多,这对于培养农作物和保护环境生态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多年生水稻的种植方式,和普通水稻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便意味着,贏骞把这些多年生水稻的种子发放给农民以后,农民直接就可以进行播种,不再需要学习额外的技术。
    可以说,播种多年生水稻,可以有效的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另外,多年生水稻的产量也是非常高的。
    此次兵工厂给贏骞的稻种,是一年两生的品种。
    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时间分别是七月和十一月。
    其中,七月份收获的时候,亩产可以达到一千二百斤,而十一月的时候,稍微少一些,八百斤。
    也就是说,一亩多年生水稻一年可以产出稻谷二千斤。
    就算把谷壳去掉,按最少百分之七十的出米率计算,一亩多年生水稻也可以产出粮食一千四百斤。
    这个产量,在这个时代是极其惊人的。
    一千四百斤一亩,相当于十几亩其他耕地出产的粮食总量了。
    而且,这多年生水稻的成本还比其他粮食要低。
    不过,贏骞其实有一点不满意,主要是兵工厂给的种子太少了。
    只有区区五百吨。
    五百吨种子看起来不少,但是,一亩地大约需要花费五斤的种子。
    而五百吨种子只能播种二十万亩耕地。
    二十万亩,这个数量级实在没有多少,沐阳地区的水稻田数量,便超过了五十万亩。
    不过,有二十万亩也算不错了。
    毕竟,这多年生水稻,一亩顶得上其他水稻十几亩的产量。
    “君上,您刚刚说,可以让水稻产量翻番?”
    蒙肇很清楚 如果贏骞真的有能力,让水稻的产量翻上好几番,那么朝廷一定会同意和哥布林开战,而且不单单会同意和哥布林开战,还会尽全力支持。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粮食产量。
    维持一个国家稳定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粮食。
    只要百姓可以吃饱穿暖。
    那么朝廷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但是,想要让百姓吃饱穿暖,对于大秦来说,还是很勉强的。
    大秦帝国的国土面积虽然不小,但是,有太多地方不合适耕种。
    大秦建立的时间,连两百年都没有,这么短时间,可以开发的土地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不要看大秦国土面积不小,但是大多数地方,都是没有进行过开发的土地。
    根本不适合耕种。
    而那些得到开发的土地,又因为东大陆恶劣的环境原因,产量不高。
    像大秦帝国中北部地区,粟米和小麦的亩产,基本保持在一百多斤每亩。
    以大秦帝国的土地条件,想要保证一个成年人,一年的粮食需求,那么每一个人,最起码得需要八亩耕地才可以。
    但是,实际情况是,大秦帝国每一名农民,可以得到的耕地远超八亩。
    大秦农民拥有的耕地数量大约是二十亩。
    这是因为,只有八亩耕地,是养不活一个人的。
    因为亩产一百多斤,是理想状态,很多时候,天少下点雨,或者雨多下一点,都会造成粮食减产。
    根据大秦官方的统计,大秦农民的粮食亩产,即使不就算脱壳,亩产的粮食也不会超过百斤。
    何况,百姓是要交税的。
    因此,限制大秦人口和国力的,便是粮食产量。
    如果贏骞真的可以让水稻的产量翻上好几番,那么蒙肇可以肯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