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人,这些稻谷的重量为一斤二两三钱!”
“嘶……”
蒙肇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
看着秤砣上面的稻谷,蒙肇眼里爆发出了一种独特的神采。
十五天前,贏骞当着他的面,把种子播种下去。
在一种精灵的特殊产品加持下,这些种子只花了十五天,便成熟了。
这些稻谷一成熟,蒙肇便迫不及待的把稻谷取下。
而他刚刚让人连续称了好几遍,得到的重量都是一样的。
三尺见方那么大的一片地 便可以产出一斤二两三钱的稻谷,那么一亩耕地的粮食产量应该是……。
呃,蒙肇的算学不是很好,只靠心算,算不出来。
不过,不管结果是什么,反正这些种子确实达到了贏骞所说的那样,让产量翻了几番。
因为,普通水稻三尺见方那么大一片地,只能产出不到二两的粮食。
想到这里,蒙肇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咸阳城。
……
“哦,怎么说,沐阳地区不但有铜矿,而且还有很多的铜矿!”
“是的,君上,沐阳地区的铜矿产量,一点不比铁矿要少。”
“裴郡守,既然沐阳地区有那么多的铜矿,为什么朝廷不在此地开采铜矿呢?”
贏骞不久前,从裴延鲁那里了解到,沐阳地区存在大量的铜矿。
只是让贏骞没有想到的是,沐阳地区居然没有开采这些铜矿,反倒是比铜矿价值地的铁矿,开采数量庞大。
对于贏骞这个问题,裴延鲁只是笑了笑,接着问道。
“君上,我问您,你说是铁矿值钱,还是铜矿值钱?”
贏骞直接回答道:“这还用问,那自然是铜矿值钱啊!”
“君上也知道是铜矿值钱,朝廷难道不知道吗?”
听到这里,贏骞反应过来。
“裴郡守,你的意思是说,沐阳地区的铜矿不开采,其实是朝廷的意思?”
“是的,君上,沐阳地区的铜矿不进行开采,正是朝廷决定的。”
“我能问一下 这是我为什么吗?”
“当然可以,君上应该知道,铜的用处。”
“在我大秦,铜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制造各种器皿和物件,如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器与工具、玺印与符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等。”
“另外一个则是作为货币使用,半两铜钱是我大秦最重要的货币,也是数量最多的货币。”
“君上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沐阳地区的铜矿大范围开采,会造成什么后果?”
贏骞愣了一下,接着便明白了,为什么朝廷不开采沐阳地区的铜矿了。
原因非常简单,为了保证大秦的经济不崩溃。
大秦如今最重要的金属是铁,从军队的武器盔甲,到民间百姓的农具铁锅,都要使用。
而铜已经退出了工具,武器制造的主要行列。
在大秦,铜制武器和工具,更多只是作为一种祭祀物品使用。
而不是日常工具使用。
这便意味着,国家对于铜制造工具这点需求是十分有限的。
但是,铜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作为货币使用。
大秦每年都有铸造新的铜钱货币,但是,大秦并不是无限制的铸造钱币,而是每年只制造一定数额的钱币。
千万不要以为人家知道面不广,就任务人家不清楚货币泛滥的坏处。
而一旦朝廷大量开采沐阳地区的铜矿,那么大量的铜便会出现在市场上。
而作为货币原材料的铜大量出现,势必会导致民间出现私铸铜钱的事情。
毕竟大秦的钱币制造技术并不是无法复制的,事实上大秦铜钱的铸造方法并没有什么难度。
之所以民间没有出现大量的滥造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朝廷控制了铜矿的流通。
但是,如果沐阳地区开采出大量铜矿,那么民间铜钱势必大量增加。
从而导致铜钱贬值,而铜钱作为大秦数量最多,持有量最大,同时也是影响最广泛的货币,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影响的将是大秦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
这对于大秦来说是致命的,尤其是沐阳地区地处边境,地广人稀,监管困难。
如果分开铜矿开采,朝廷根本没有能力对沐阳地区的铜矿进行有效的监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秦朝廷宁愿放弃开采沐阳的铜矿,也要保证整个国家的稳定。
在想通为什么沐阳地区有铜矿却不开采以后,贏骞感觉更麻烦了。
朝廷为了控制民间铜的数量,不会轻易允许沐阳地区开采铜矿。
可问题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铜原料来支持武器弹药的生产,贏骞并没有把握打赢和哥布林的战争。
自己私下开采铜矿,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铜和货币是紧密相连的,自己一个封君,私下开采铜矿,这事情传出去